李泽荣
费孝通先生是一名著名的社会学家,他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我阅读了他关于中国农村的作品——《乡土中国》的前三章后,有所感悟与思考。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第一章《乡土本色》中开头就提出“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城里人总说乡下人土,这个“土”也就是泥土的意思,我觉得这个形容得一点没错。每当我回乡下或者到农村观光是,总能看到农民们在泥土上劳作,没有人会留在家。乡下人离不开土,他们靠泥土来谋生,“土”可以说是他们的命根,只有他们才懂得土的可贵。有人会质疑,在现代社会,许多农村里的年青一代会选择到城市里拼搏,仍在老家生活的多数只是老一辈。但其实,在外拼搏的中国年轻人都有乡土情怀,他们在城市里工作的同时不会忘记自己的故乡。就算故乡的房子没有城市里的阔,但是每逢佳节他们都会回老家一趟,在探望父母的同时收获一份家乡的安全感,不然就没有中国特有的“春运”。人们在城里挣到钱了,也不忘回老家盖房子或者装修老房子,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安心。所以说中国社会的确是乡土性的。
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费孝通先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时间和空间谈论了文字下乡。人们常说乡下人“愚”,连文字都学不好。费孝通认为乡下人并不是“愚”得学不好文字,而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很少有使用文字的需要,而使他们不懂文字。在空间上,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会,有话可以当面说;在时间上,乡下的人学习事情往往是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的,他们并不需要用文字,而是通过口口相传来传授经验。老一代会将他们总结出来的经验通过过语言来传授给下一代,这样的不间断的代代相传使他们难以接触到文字。但愚认为,文字下乡有一定的必要性。前人的经验是有很大作用,但他们的经验可能并不是科学的、有效的,有许多封建思想也得到了传承。而文字下乡能提升乡下人的文化水平,现代的科学的耕作方法就能更顺畅的融入乡土社会。乡下的年轻人收到科学的教育,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封建思想的传承。在上一段中提到现代社会乡下许多年轻人走进城市挣钱发展,那么,如果没有文字下乡,这些不识字的年轻人进城后就难以适应城市里的生活,难以得到发展,甚至受到城里人的排斥。所以我认为,文字下乡是有必要的,乡下人要不“愚”,就要先学好文字。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令我受益匪浅,再接写来我会继续研读《乡土中国》后面的章节,对中国的乡土社会作更深刻的了解,得到更深的感悟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