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当事人面对后果的思考是最后才做的一步
如果当事人不认为继续违反规定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时,咨询师仍需要秉持耐心、关心与开放的“未知”态度,来理解当事人的思考逻辑、看重目标,同时也引导他面对后果的思考:
如果你继续逃学,可能会被退学,你在乎吗?造型真的被退学了,你会如何处理?是什么让你宁可不要上这老师的课,而冒着可能会被退学的风险?
如果你继续与这个同事相互循环冲突,很有可能会被领导评比为很差,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如果领导真的对你评比很差时,你想你的日子可能与现在有什么不同?是什么让你愿意被评比为很差,也一定要去找这个人算账?
此类问题是一些咨询师最容易在一开始辅导非自愿来谈当事人时就提问的,但是,此类问句若在辅导一开始时就提出,很容易让当事人认为咨询师是在教训他、威胁他,或与他站在对立的位置,如此咨询师善意就无法被正确地接收与理解。所以,咨询师要做到先好奇探问当事人坚持不愿意改变的理由,再了解当事人需要改变的底线何在以找到突破的契机,这样的尝试如果无效,最后再关怀不解地询问坚持的代价与后果,更会显出咨询师苦口婆心的用意。
当然,咨询师在提出此类问题时,需要特别注意:你所提的行为代价,必须是当事人所看重的、害怕失去的,而不仅是咨询师在意的。如果不是当事人看重的事物,此类问句的效果将无法发挥。例如,若咨询师提醒当事人逃课会被退学,而当事人正想可以不要念书,那么此提醒之效果就不存在了。因此,咨询师需要同时了解当事人对行为所付出代价的看法,并将之纳入考量。
最后,咨询师可以提出行为的代价与后果,询问当事人将如何处理。由于很多当事人并没有想过后果,所以当他们开始思考行为的代价时,有时就会让他们愿意妥协与改变。当然,此时咨询师的态度不要是一副企图当头棒喝的姿态,反而更需要明显地展示关怀,或表示相信当事人有其判断能力,甚至以一种困惑或者可惜的态度来询问当事人何以愿意付出这些代价,如此,当事人才会愿意开放自己去思考这些问题的后果,而能开始为自己的行为选择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