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小芳发誓所有观点仅代表个人,与他人没有一丁点关系~
很多同学记笔记写着写着会发现,跟课本长得一样,因为他们恨不得把所有知识点都要涵盖到,特别是一些文科专业的同学,一个名词解释可以按照5分10分15分的不同分值写出不同的答案,笔记都快比书还厚了,试问这么多内容你真的背的下来吗?
在这里小芳给大家推荐几种笔记法,看看你更适合哪一种???
康奈尔笔记法
也叫做5R笔记法,可以用于听课、阅读、复习和记忆材料,把一页纸系统的分成了三个部分:左边四分之一左右用来写提纲,右上角最大的空间来做笔记,下方五分之一左右的空间用来写总结记录
九宫格笔记
一本书的知识点很多,但并不是全部都有用或是你关注的点,导致的结果就是费事费力,九宫格笔记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九宫格笔记法,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主题:书名、记录的主题
第二部分 问题:读这本书之前看看目录,有什么疑问
第三部分 积累:记录感兴趣、长知识的地方
第四部分 反思:如何借鉴、改进自己的行动
RIA标签阅读法
“R”是基础,是阅读的基本工作
“I”为核心,即理解阅读的内容并准备拆为己用
“A”为纽带,即联系阅读与实践
这种笔记怎么做???首先要准备三种不同颜色的便签
第一步:在I类笔记,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第二步:在A1类笔记,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第三步:在A2类笔记,写下自己以后怎么应用
RIA便签读书法,侧重于局部知识,对理解某一局部的知识点帮助会很大。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无论对于碎片化知识的整合,还是对于某一个领域的整合也好,我们都要习惯把点连成线,构建自己完整的认知体系,就像学武功一样,不能只知一招半式,还会融会贯通
东京大学笔记法
和康奈尔笔记一样,通用的黄金三分法,东京大学笔记法是将笔记本的左右两页作为一页使用,左侧记录老师的“板书”,用右侧的左半部分记录老师的点评、自己的疑点和注意要点,右侧页的右半部分记录为解决这些疑点而采取的行动及总结
拙评一下:
做笔记不仅仅是课堂上机械记录信息的行为,而是要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课前,笔记可以用来复习已经学过的背景知识
上课时,可以自然的引出新的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课后,成为学生复习知识的工具
学期结束时,也是总结自己一年进步的记录
但方法终究只是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并加以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