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岁月里深深热爱
亲爱的:
此时站在“读写联动”成果报告现场,大厅里,人来人往,你却如此笃定。有今天的成绩要感谢十年前你的决定。
特别感谢这十年来你的坚持,有句话说的好,付出和成功之间往往隔着一段岁月,我知道它就是坚持或者叫做坚守。也正因为你的坚持,才迎来了今天的“依托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推动读写联动课程”教学成果报告会。
看着这份成果报告,这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懂得。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多亏了你当初听了刘恩櫵老师的讲座,就在你最不想坚持的时候,你好像又看到了希望。那个时候就对“读写”感兴趣,也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了。
基于统编教材重视习作的特点,像课后有小练笔,有初试身手,有单元习作,也有习作单元,课本编排的体例非常重视学生的表达。当然表达也确实是个难点。教学时很多老师并不重视,把小练笔要么布置成课后作业,把初试身手没有作为练习来完成。就只有每个单元的习作了。
还记得在2021年10月份暑假期间,你就开始收集资料,把那些能够拓展习作内容的视频下载不来的话就重新录制,把三年级的所有可以“读写联动”的课文中段落或者句子进行汇总,课后小练笔,初试身手,习作,习作单元,也就是把所有的可以进行“读写”的都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然后明确三年级上册,下册的可以“读写”联动的素材。为什么选择从三年级开始做呢?三年级学生才开始接触习作,是习作的开始阶段,当然也是很难的一个阶段。要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就要分解习作,不可能只在每周的作文课上才就习作来谈习作,那样的话就没有给学生搭建习作阶梯,自然他们也会咬笔头。
就这样从三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你一直坚持走了四年,做了四年,对每个学段的内容,体系应该很熟悉了。
接下来,你就思考如何梳理,进行,整合,形成体系。这个过程也是焦灼的,甚至可能找不到出路。但是,你并没有放弃,而是进行系统整理,你把同一个写作体系的内容,编排,删减,按照螺旋上升的结构,有层次的把它们整理在一起。做成文集时的小书,你把他们都打印下来。这些都是你做起研究的好材料,你等待时机,想要把这项研究申报河南省的课题。你努力了一年时间,终于把“读写联动”的内容梳理清晰,也成功申报了课题。
在这期间,你一直坚持自己阅读,每年读20本书,精读3本的目标也基本能够完成。学生读书,班级图书角,每周一节阅读课,每周三、周五的晨诵课,每周末在家最少一本书。这些你都能坚持,这正是有了这阅读的积累,才有了写的推动,最后才能“读写联动”。
课题研究促使这项“读写联动”专项研究更加深入了,也使我把“读写联动”的成果进行了细致梳理。不知不觉两年时间过去了。
接下来就是考虑把成果推广的问题,你先结合当地教研室,把这项研究的理念进行多次沟通,让他们能够深入了解。现在想想,也不知道你哪里来的勇气,一次一次的碰壁后,你仍然还去教研室沟通。不过,好在,多次之后,终于有人愿意听你陈述。这真是你莫大的荣幸,你终于碰到了一个真正领着老师们做研究的好领导,才能使你的思想理念得以被承认,展示,先找一个试点学校,慢慢带动。你们制订了详细的推广方案,讲座、培训,把“读写联动”教学范式。让老师们接受本身就是一个特别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你经历了太多的艰辛。多少次,夜深人静时,你都想放弃,觉得这样做不值得,可是,就在这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三年了才有了一点成绩。此时你的“读写联动”专项研究的成果申报河南省课题研究成果,不管能不能成功,走到今天,我知道你并不后悔,前行的路上并不缺少同行者。
亲爱的,让人变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只有经历了,才懂得这一切的来之不易和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