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笔记:八卦的来源及阴阳的区分

八卦的来源:

在《周易.系辞传》中已阐明了八卦的来源:古者伏羲氏之 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 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意思是说:上古时期,在伏羲统治天下的时候,他观察了天文,观察了地理,观察了鸟兽,还有大地。并且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就是观察自己的身体,并且观察万事万物。这样才做出了八卦。

里面主要包含三个东西:

天、地和人。

伏羲就是从这万事万物的观察中,比如天上有太阳,月亮,地上有山和水,人分男人和女人......在思考这些相对的不同的物体或人体中,找出了他们的共性,并用八卦的最主要的两种符号:阴爻和阳爻画出了八卦。

其中阳爻是用一根实线表示,阴爻是两根短线也就是虚线表示。

这是古人在观察万物时整合出来的两个最基本的符号,而这也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基因。它也预示着中国人的原创思维:整体思维。不能单纯地从对立面去思考问题,而是整体整合出来的,叫天人合一。

阴阳组成了中国文化的最基本的元素,搞清楚了阴阳,就搞清楚了中国文化。

所以阴阳也就融进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中国人是用筷子吃饭,这里就讲究一种阴阳中和,筷子的材料一般都是用木头或竹子制作的,在使用时也讲究上下、动静结合,拿筷子的位置和写毛笔字的握法一致,充分体现了一种阴阳和谐的观念。还有围棋,黑棋为阴,白棋为阳,棋盘一共是十九行十九列,一共是三百六十一个格刚好是阳历和阴历的天数之间。阳历天数是365天,阴历天数是354天,刚好在这两者之间,也就暗含了天地阴阳相合的道理。

还有我们的国画水墨画要求的就是虚实结合,比较画云彩,一般都是在山水之间留白,这个空白就代表了云彩,不一定要用颜色云画出来。

我们的诗歌也讲究平仄和押韵,平仄就是阴阳。

还有我们的历法,我们用的是农历,但农历不是阴历,它是阴阳结合历,既有阳历,也有阴历。

阳历是指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动的周期

阴历是指月亮绕到地球一周为一个月。

在西汉的时候,就创造了一个太初历,第一次把24节气编进历法里。它规定一年是365.2592日,一个月等于29.53086日,这就会对不上,所以就设置了闰月,每两到三年设置一个闰月,十九年就设置了七个闰月,这样阴历和阳历就刚好吻合,也就达到阴阳和谐。从历法就可以看一个民族的文化,而西方人就采用的阳历,所以他们的文化就相对外向,好动,奔放的,缺少一种阴柔,安静的精神。

而阿拉伯民族采用的是阴历,他们就比较内斂,守规则,不够开放。

而中国就讲是阴阳合历,他强调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强调和谐。

那怎么来区分阴阳呢?

首先要知道阴阳是相互对立的,比如天地,日月,阴天和晴天,水和火,男和女这些都是阴阳。从对立面云区分阴阳,比如上面的是阳,下面就是阴,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也可以相互转化的。

还可以从功能属性上区分:比如光明的,正向的,运动的,白色的,刚强的,外在的,向上的等都是属阳的。

而阴暗的,反向的,安静的,黑色的,柔和的,内在的,向下的,关闭的等等都是属阴的。

而阴阳并不是一种对抗和斗争,它们更偏向于交感,通过感应产生新的生命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