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读书情绪的因素——教师的态度》
学校里,老师对于成绩退步的学生,总是会相当主动地关切,训诲或者积极地提供学科辅导和读书方法,可是,不少老师发现,自己单方面的热情付出,效果常常不如预期的显著。因为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不仅仅是学生不够用功、会不会读书的问题,学生的“情绪”状况,往往是更为重要的关键所在。
比如:教师的态度:有些老师对学生的成绩有相当高的要求与期许,甚至对成绩好的学生百般肯定与重用,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则有忽略、指责或羞辱的行为,致使学生心态不平衡,对读书有抗拒,倘若学生与老师间的冲突未能妥善化解,容易使学生拒绝学习。
除此之外,还有教师对学生的误解。我上初中时,特喜欢英语,满分一百我从没少于九十五分。可是有一次,老师在班里巡回领读时,突然不耐烦地踢了一下我的凳子,意思是警告我“别说话!”我觉得自己冤枉,没面子,“我没说话呀,凭什么踢我?”虽然心里气不过。可是不敢跟老师顶嘴,下课后也没敢找老师解释,老师也没再问起过这个事。于是心里老是疙疙瘩瘩的,再上英语课,就趴在课桌上,用不听讲表示抗议,遗憾的是,老师并没有注意到我听课情绪的变化引起的行为变化,所以,我的成绩一落再落,常在七十五分左右徘徊。直到参加工作多年,这个结才打开。值得庆幸的是,我好了伤疤没忘疼,每次批评孩子时总是尽量带孩子到没人的办公室,给孩子们留面子,偶尔忍不住课上批评了哪个孩子,课后会记得再问原因,平复情绪不让他们带着情绪回家,再带着情绪上课。(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