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书《诗词里的中国史》,被屈原跌宕起伏的人生所吸引,和大家分享一下。
屈原的诗用于表达个人志向,并不为宫廷表演而创作,它可以在长长的篇幅中充分表达,并且用“兮”字反复感叹。这些都逐渐成了楚地诗歌的独特风格。
如此拥有美好梦想又具有文学才华的屈原,最终死在被流放的路上,而且是自杀而亡,在中国历史上,文人自杀的情况非常少见,屈原为何一定要自尽呢?这就要去看看战国末期的历史了。
屈原是贵族屈氏支脉的后人,家族之脉并不显赫,但他从小就很有志向,总是喜欢刻苦学习。他坚定下一颗心,一定要通过努力,光大自己的家族,他还要通过自己的本事,让楚国也成为伟大的封国。
成年后的屈原来到了楚国首都郢都,先到了著名的兰台,这是天下人才汇聚之数,或许因种满了有香气的兰草而得名。屈原在这里得到了一份工作,为国家献计献策。屈原到达兰台后,声名渐起,不久后他便来到了楚怀王的面前,楚怀王也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希望得到人才,帮助他建设强国。
屈原受到了楚怀王的青睐,当上了左徒。左徒的官位或许仅次于令尹-楚国宰相的专称。就在屈原当上左徒的这一年,楚怀王派他出使齐国,齐国是东方大国,楚国是南方大国,只有齐楚联合才能抗击西方大国秦国的扩张。屈原努力促成了齐楚的联盟,一年后包括齐楚在内的五国联军决定攻打秦国,屈原也随军前往。
这场攻秦之战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屈原在楚国的地位却越发重要了。楚怀王被屈原说服,准备改革,他让屈原主持改革工作。
改革让王宫贵族们感到了威胁,他们对于屈原的改革计划有莫名的恐惧感。楚怀王的幼子子兰,倚仗着父王的宠爱,准备替大家出头。他跑到屈原面前,索要还未完成的改革计划,屈原不能给他看,两个人居然在办公场所打了起来。
子兰公子没有抢过屈原,便恼羞成怒,来到楚王的面前说:“您把那么重要的工作给屈原一个人做,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他现在骄傲得不得了,朝廷中每发出一个政令,他都说是他的功劳,好像这个国家不能缺了他一样,长此以往对咱们国家不利啊!”这样的谗言确实触动了楚怀王,他思虑再三,暂停了屈原的改革工作,还把他的官职从左徒降到了三闾大夫,一个管祭祀、管楚国子弟教育的闲职,屈原几乎无事可做了。屈原是齐楚联盟的重要人物,他被闲置,齐楚的盟约岌岌可危。秦国趁机派张仪游说楚王,一定要与齐国断交,秦国愿献出六百里土地。楚怀王一下子就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一面派使者随张仪回秦国接收土地,一面派人去辱骂齐王,导致齐王怒而与楚断交,转而与秦结盟。但张仪却耍赖并没有交出许诺的土地,使者回国,尽数屈辱,楚怀王因而兴兵讨秦。讨秦之战两番皆败,楚怀王只好暂时忍下来这口气。
约七年后,秦昭襄王即位。他的母亲是楚国人,史称芈八子,后人也被称为宣太后。在宣太后的主持下,秦楚两国再次修好,并签订黄棘之盟。就在大家对秦楚关系和好颇为愉悦之时,屈原再次上书,提醒楚怀王警惕秦,秦乃虎狼之国,不可与之结盟;并且,楚曾与北方诸国并力伐秦,现在背叛北方诸国,必遭报复。楚怀王决心已定,不仅不听屈原劝告,并且把他轰出了郢都,流放汉水之北,这是屈原的第一次流放。
屈原忠君爱国,奈何人心险恶,忠言逆耳,楚国究竟如何,他曲折的人生后面遇到什么坎坷,下一回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