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这里提到一个感知觉,他与我们的思维刚好是相反的,是对事物表面的属性的一个反应,而我们思维呢就是对事物的一个内部属性的反应。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让你老公买两三个土豆回来,他也正好买了两个或三个。这个时候感知觉就会触发他的机关,感到这件事不正确,会让我们很生气的,很愤怒。而思维呢就会在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子做,难道是我没有表达清楚吗?严重点的就是他不爱我了?
总体论点,批判性思维是在批判思考过程。批判的是一个论点背后思考和论证的过程。
其中在英文翻译过程中,把critical直接翻译为批判。给人不好的印象,有抬杠的意思,也就是抬杠思维。用网络语言来说就是杠精。因此有人提议把它改为思辨能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学校里面的听课。现在我在讲,底下坐的各位老师,你们现在就带着批判性思维在思考。思考我在整个讲的过程当中,讲的过程怎么样?孩子们的专注度如何?是否可以做得更好?
其实也就是对思考进行再思考。
当然书中也强调批判性思维的批判也有局限性,不是任何场景都能适用。方案里面提到一个例子,比如说一个简单的陈述句,那就不用批判了。再比如说,如果一个人的批判带着主观情感,或者主观的臆想,那这个也不用批判。比如说小孩子说月亮像香蕉。这样的批判,是带着他喜好,这你也没必要去问他你说月亮像香蕉的根据是什么呢?为什么不说像小船呐,这就是无用之功,也有点抬杠。
总体讲批判性思维的适用场景是什么呐?像我觉得,我才想等都不适用批判性思维。只有我推断,带着理论依据的思考才适用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