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之一百三十:古诗词中的衬跌(三)

(12)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文天祥《满江红》)【此词先说人情世态如翻云覆雨,变化无常,暗示宋王朝灭亡前后的社会变化;再突然一转,说自己如明月般皎洁明亮,表达了对宋朝忠贞不贰的思想感情。前句是衬句,后句是跌句。以“翻覆雨”衬“分明月”,在变与不变的语意反差中,描写出一个有如皎月般纯洁坚贞的性格,并通过对这种性格的凸现,抒发了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立场和民族气节。由于前面有“翻覆雨”的衬托,和语意转折跌宕的蓄势,使跌句中的“月”更“分明”,表达本意由此而得到强调和突出,抒情更具有感人的力量。

(13)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文天祥《酹江月·和友人驿中言别》)【衬跌语出刘熙载《艺概·词曲概》:“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此二句若非上句,则下句之声情不出矣。诗的第四句“镜里朱颜”指旧时翩翩少年的容貌,“都变尽”是说随着岁月的流逝,满头的黑发已变成银发,暗示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社会状况。这种容貌、国貌的巨大变化,全为了衬托“只有丹心难灭”的志向和品质。联系诗人所处时代分析,在异族侵略,南宋王朝即将覆灭之际,这种忠心爱国、誓死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十分动人的。从语意上分析,四、五两句间有一个跌宕、转折,前句起反衬作用,后句是表达的本意所在,充分体现出衬跌修辞的特点和作用。】

(1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先是以战无不胜的战斗前景,畅想保家卫国之壮志、个人声名之豪情都得以实现。这似乎已经是词人为自己和陈同甫这类爱国志士描绘的最好的人生图景。此篇“壮词”所能达成的激励与共勉,也终于在“梦”中层层铺垫的描写后,于此攀上了理想的最高峰。开篇之伏笔却于此时突然出现,急转直下,“醉”有醒时,“梦”回之际,回归现实后,只余下“可怜白发生”。一句感叹,包含词人多少现实辛酸,重重落在所有读者心头。尾句“可怜白发生”,妙用衬跌手法,使全词读来格外悲壮。用这句话衬托自己的无奈,现实与理想一比较陡然显出凄凉无比的境况。】

(15)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赵嘏《经汾阳旧宅》)【前两句极写郭子仪战功堪比东汉马援,理应受到唐室的长久尊重,这就为后文描写唐室对功臣之薄作了有力的衬跌。宋代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说:“次句复著明其功以形其薄,用意深婉,所以有味。此非仅伤兴废,乃叹本朝待功臣之薄也。”后两句昔日的歌舞地,不见人群车马,只见草木,巳显示其冷落,而且树木也稀疏得不能蔽日,所以这里的夕阳光辉特别多,这就更加衬托出了故宅的荒凉。】

(16)〔五煞〕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这些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四煞〕辕条上都是马,套顶上不见驴,黄罗伞柄天生曲,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若干递送夫。更几个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妆梳。〔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二煞〕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这首套曲开头渲染出一种大事将临,好戏就要上演的气氛和神秘色彩。特别是当作者写到“吹笛擂鼓,见一彪人马到庄,匹头里几面旗舒……”时,人们在心理上会习惯地认为,这将有贵人来到。此时,人们起码是怀着要么敬、要么畏的感情的。可是当“贵人”走到跟前“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原来是从前明抢暗盗、敲诈勒索的刘三(刘邦)。套曲前后感情形成一个巨大的落差,从而造成一种辛辣讽刺的艺术效果。衬跌运用得好,可以起到出人意外,在人意中的效果。强调一般的习惯心里与事实之间的差距,能使欣赏者有出人意料之感,而造成较大的感情落差。】

(17)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犹如电影摄影师,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接着,场景向前推进,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接下来,又是两个特写镜头: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几个镜头貌似互不相关,却都包蕴着诗人精心安排的悬念:“千门”因何而开?“一骑”为何而来?“妃子”又因何而笑?诗人故意不忙说出,直至紧张而神秘的气氛憋得读者非想知道不可时,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两字,透出事情的原委。后句揭露仅为荔枝运输的荒诞真相,以盛大形式反衬空虚本质,讽刺统治者的奢靡。】

(18)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 凡尘。生个儿子去做贼,偷得仙桃献母亲。(纪晓岚祝寿诗)【这首诗是纪晓岚在乾隆年间为一位王翰林的母亲做寿时即席创作的。诗的前两句先贬后褒,称颂了寿星的身份非凡,第三句看似贬低,但第四句以“偷得仙桃献母亲”巧妙转折,表达了对寿星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既展现了纪晓岚的机智和文采,也为寿宴增添了乐趣。"这个婆娘不是人(跌)→九天仙女下凡尘(衬)→生个儿子去做贼(再跌)→偷得仙桃献母亲(反转)",通过多次衬跌制造戏剧效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