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睡眠过程中,根据脑电、机电和眼球运动等的表现和特征,睡眠分成两个时相:一是让我们渐渐放松、恢复体力的慢波睡眠;二是让我们睡得更沉的快波睡眠。
晚上睡觉的时候,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交替出现,构成了完整的睡眠周期。打盹,就属于浅度慢波睡眠。
打盹,和晚上躺在床上睡六七个小时不一样。比如,午休时间打盹,大部分人就是在桌上趴一会,或者在休息区躺着小睡一会。效果却出奇得好,这短短的十几分睡眠,让我们在醒来后精神饱满,以最佳状态投入下午的工作。
有科学家对午睡和咖啡的作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打个盹要比咖啡因更有效,打盹对消除疲劳、保持清醒的效果都优于咖啡因,持续时间也更长。
打盹的好处非常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第一,降低患冠心病死亡的概率。
有数据表明,偶尔午睡的人患冠心病死亡的概率降低了12%,而那些长期有午睡习惯的人,患冠心病死亡的概率降低了37%。可见,睡午觉的人患冠心病死亡的概率,明显低于不睡午觉的人。
第二,午睡除了能减少困倦感和降低疲劳感。
清醒后的警觉性、逻辑推理能力和反应能力都有所提高。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记忆与认知任务,午睡一会后的完成效果,甚至和晚上睡觉后的效果一样。
第三,午睡还能提升人的幸福感。
无论是前一晚没有休息好,借午休时间补个觉;还是为下午的工作留存精力,睡个午觉都是事半功倍的选择。
如何快速进入打盹状态?
第一种方法,听白噪音。
白噪音是一种有着特定均匀频率的声音。一般来说,我们会选取一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作为白噪音。比如,雨声、海浪声、风吹过树林的声音。这些声音非常柔和,能让我们感到放松。
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白噪音有助于睡眠。他们随机选取两组新生儿作为实验对象,发现80%的新生儿在白噪音的背景下,5分钟就能入睡;而没有白噪音的一组,只有25%的新生儿能自然入睡。
白噪音还可以改善居住环境中的睡眠质量,降低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因此,白噪音非常适合我们中午想在办公室打个盹的时候使用,因为,无法保证工作环境绝对的安静。
我们可以带上耳机,播放一段白噪音,这样窗外的车流声、室内的脚步声,甚至隔壁装修的声音,都不会影响我们打盹了。
第二种方法,正念冥想。
正念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有意识地去觉察、感受、但不做判断,不做分析。
明朝著名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就是正念的代表人物,他把自己在饱受坎坷时运用的减压方法叫作“息思虑”,也就是当他感到焦虑、烦闷时,就去打坐,静静地坐下来,只要把思绪放在这一秒,除此之外任何事情都不想。
而正念冥想就是将冥想和正念练习相结合,可以定义为一种精神状态。这是一种心理训练的练习,它教会你放慢思绪的速度,让消极情绪消失,让你的身心都平静下来。
正念冥想对有睡眠障碍的人群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能缩短入睡时间,改善睡眠质量。通过调整我们的脑电活动,让我们达到放松的状态,长时间改善睡眠。
想要高效打盹,需要注意两点。
首先,注意打盹的时间。
我们的身体是有节律的,一般清醒后,每隔四五个小时,就会迎来一次疲劳高峰。如果,我们每天早上7点起床,那么中午12点打盹就是最佳的时机。
这个时间正好是饭后,经过一上午的工作,再加上餐后血糖的升高,人们会感觉犯困。因此这时候打盹,比其他时候的睡眠效率更高。
其次,注意打盹的时长。
打盹的时长以10至20分钟为最佳,时间太短根本起不了作用,无法改善精神状态;时间太长会让人产生睡眠惯性,让我们醒来后更加昏昏沉沉。
如果我们经常在白天犯困,就需要养成定时打盹的习惯,把午休安排在12点至14点之间,并且控制好打盹的时长,以10至20分钟为最佳,必要时利用白噪音或者正念冥想,来帮助我们快速进入打盹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