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空间下的“场”
上周末(3月27-28号),我独自去北京参加了李松蔚老师的《系统式思维工作坊·北京班》,报名之前其实是有些犹豫的,只有2天的工作坊,却需要坐高铁、住宿、让闺女第一次晚上睡觉没有妈妈陪着,这么折腾,划得来吗?
事实证明,绝对划得来~
如果单说知识,各大心理平台的线上学习资源其实非常丰富,都是大师讲解,知识全面且系统,听课便捷,还能反复回看。而工作坊毕竟只有2天,知识其实很有限,如果指望着2天就让自己的专业技能明显提升很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即使是这样,依然值得大老远跑一趟。
现场领略大师的人格魅力、将生硬的专业知识吸收成有生命力的内在理念、在一个个案例中沉浸式思考、链接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同学……每一个部分都让我内心喜悦、收获满满!
我想,这就是空间的价值吧,我们需要在同一个空间里与人链接,进而与知识链接,这种同一空间下的“场”是隔空无法取代的。
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咨询首选面谈,其次是视频,最后才是音频,在同一空间下,系统里的个体能更真实、清晰的感受到彼此的"场“,呼吸、情感、知识、动力都是流动的。
系统中的稳态
当两个人以某种方式互动的时候,就形成了系统。
李松蔚老师为我们呈现2个常见的家庭互动场景:
01.夫妻定期吵架、和好、吵架、和好;
02.家长催孩子写作业,孩子很不情愿的去写作业,每天重复。
如果你是这两个系统身边的人,可能会时不时地听到来自丈夫、妻子或孩子的抱怨:“我受不了了”。
这时,你很容易为ta着急,担心ta真的受不了。
李老师提醒我们:其实ta可以受得了。这个小系统正处在一种稳态中,以双方都熟悉的方式运转着。
当系统里的人一直以他们习惯的方式互动时,就是一种稳态。
稳态是一种理想状态,只是这种理想状态不意味着系统中的每一个人都”开心“,而是每一个人都”熟悉”,它既包括成员都舒服的状态,也包括有人不舒服的状态。
生活中绝大部分的系统都是在稳态中。作为心理工作者,需要具备的一种素质是:只要这段关系在稳态中就不需要伸手干预,往往干预了也没用。
“熟悉”,往往比“舒服”更重要。
稳态打破到形成新的稳态
稳态不代表一成不变,它有自我调节能力。
如果一方变了,另一方能主动调整自己的应对模式与之匹配,这个系统就会在稳态暂时被打破后很快跃迁到新的稳态中。
但是,如果一方变了,另一方还是以固有的行为模式对ta,这个系统就会发生剧烈的动荡和冲突。
最常见的例子:孩子已经长到了青春期,父母却依然用小时的方式对ta:凡事得听我的、你得听话、没必要有自己的空间和秘密……,这个系统就会发生剧烈的动荡和冲突。
父母这时会很受挫、很震惊:我的孩子怎么回事,为什么忽然变了,开始叛逆了,以前ta不是这样的。
关于这点,李松蔚老师给出了一个非常精辟的回应:一个系统不可能一直保持稳定,关系变了,仅仅是因为时候到了。一个人变了,系统不可能不变。
作为助人者,最理想的状态是做一个催化器,提供有效的干预,帮助这个系统顺利过渡到新的稳态,比如帮助父母改变行为方式,给孩子更多空间。
“稳态”这个理念给我最大的触动是:不要盯着一段关系中的问题看,也不要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们必须解决所有问题才能共处,每段关系都有各自的交往模式,不论你是否能“看得惯”,只要这个系统中的双方能在稳态中彼此适应就好。
另外,问题不是独立发生的,如果想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先理解当事人所处的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问题其实是一种解决方案,而且可能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鼓励你带着系统观重新审视自己的人际关系以及身边的各种关系,相信你会多一份豁达、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