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想把事情马上做成。这让人失去耐心、焦虑、甚至自欺欺人,假装把事情办成了。
7.8.9月份的时候,很多人催着机构早早开课,老师很淡定地说: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很多人都是三分钟热度, 备考是一场马拉松,坚持一天很容易,坚持一周也容易,坚持一个月,一年呢?按部就班,慢慢来,会更好。
人生所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好,都需要漫长的时间。读书如此,恋爱如此,成家如此,生娃如此,建功立业也是如此。不善于默默工作,总想一蹴而就的人,不仅做不成事,人生也必然一团糟。他急,是想人生不辛苦,而急的后果,是人生更多辛苦。
前两天,我跟姥姥在家剥玉米,小山一样的玉米堆让我望而却步,姥姥只是一个接着一个剥着,我也跟着一直干,不知不觉中,玉米就剥完了。乐乐写作文的时候,总是想要立马写完,写作文之前会数格子(啊,要写三百个字),人为地给自己制造很多困难,我总是跟他说:不要想,只管写就是了,只要开始做起来,就很快。这样的话,也用来勉励我自己,不要想着后面的路有多长,只要专注眼前的路就好,一步一步走下去,按部就班,即是伟大。
给一件事的耐心要多长呢?孔子说过一句话: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意思是,学了三年,还不焦虑它的收益,这是不容易的。这事倒回来想,也就是做好一件事,得给自己三年时间。从我的经验来看,孔子说得对,做好一件事,没有三年的摸爬滚打,不在实践中攒够正反两面的经验,很难对它有本质性的了解。有时候以为自己是专家了,再做三年回头看,又会吓出一身冷汗。
想做好什么事,至少让自己练三年。每天做一件事,很小,很零碎,所得似乎很轻,但你把他放大一千倍,那就很大,很重,信心一下就来了。做对了一件事,心里把它放大一千倍,这就是你三年后的所得,这样就不至于陷入一时的无意义感、无收获感。三年时间其实也不长,忍一忍,等一等,很快就完成了。
暑假期间,我和乐乐去爱人的工作所在地住了一段时间,虽然是写资料,可他每天的工作时长保持在10小时,早上7:20要坐到办公室,中午12:10下班吃饭,下午是2:00-7:20。每天上班分配任务,在群里打卡, 还要写工作日志,汇报工作进度。如此强度的工作,持续不断地做下去,当然会有些收获或成长。
三年级的小朋友写作业,实际用时两个小时,很多小孩子会拖成两天。乐乐就是那个特别墨迹的小朋友,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饿了,一会儿要上厕所,总之,他的事情特别多。今天写着语文作文,就要换英语,我隔着屏幕表示抗议,必须先完成语文才能干其他的。
未来他还有很多年要上学,行为习惯不好是一个很大的隐藏问题,将来有可能会在各方面全线崩盘。作为家长,我首先要自己做到不拖拉,其次对待孩子要有极大的耐心,在恰当的时候引导,带着他制定计划,陪伴他了解他,理解他的行为。
每天都做成想做的小事,做完一千天,那必成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