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2025-04-13

这本书大概十年前看过,当时觉得作者刘瑜才华横溢又坦诚可爱,风趣幽默又睿智深刻。如今再读,更多的体会是其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对自我的诚实审视,对爱情的渴望期盼,对现实的逃避焦虑,对社会的天真哲思。

十年后的刘瑜早已结婚生子,选择了风度翩翩的女教授自我,并坦言不会再写这类文字,因为“感受失去细节”了,也缺少精力再将生活褶皱里窸窸窣窣的声音放大成演出。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年轻时觉得天大的一件事,再回首看不值一提。比如书中厨房政治里关于打扫公共卫生的苦恼,现在的刘瑜即使再遇到也不会当回事吧,更不会生出当年那种百转千回的情绪波澜。比如说真正关心政治应该关心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关心正义,听起来有点天真的可爱,政治可是最为残酷的利益博弈,正义只是其中一个筹码。

本书(2017版)共5个方面85篇随笔,其中他人12篇,自我20篇,意义21篇,爱情17篇,社会15篇。相比2010版,删了22篇,新增6篇,另有一篇改了标题。删除原因是“时过境迁,失去意义”,删的最多的是社会方面的,原因不言而喻。

以下零零散散读后感:

另一个博客:"由于一个逻辑纠察队的存在,我感到自己必须清晰、完整、有理有据地表达一个观点,而很多时候,我只想表达一个观点而已,并没有力气和兴趣去清晰、去完整、去有理有据。比如,有时候我只想说“fuck you",并不想详细说明为什么要fuck you,用什么姿势fuck you以及fuck you的历史意义。最后,从情绪上而言,我不能再随便暴露自己狂躁、抑郁的一面。在两千双眼睛面前凄凄惨惨切切,实在令人害臊。再真诚的忧郁或者狂躁,也因为这两千双眼睛,变成了一种表演,以至于你自己都忘记它是一种感受还是一种姿态。"——很贴切细腻的觉察,想到真人秀中的“真人”当着这么多摄像机和工作人员,真能真情流露吗?即使没有剧本。

厨房政治:“为什么就不能打扫一下呢?

为什么?

为什么呢?

热爱脏?

热爱激怒别人?

操你大爷。”——年轻时觉得大多数人应该是善的,应该是温良恭俭让的,只能说对人还不了解吧,所以自以为这个该如何,那个该如何,到头来发现无可如何。幻想通过规劝、理论、沟通来改变一个人,改变全人类,这合理吗?首先,人一定是趋利避害且懒惰的,也就是说人只会因为欲望或恐惧去做事,所以正常情况下公共厨房卫生必然慢慢演变成得过且过,况且男生女生、洁癖和非洁癖对干净的理解是有差距的;再次,虽然合同提到了需打扫厨房,但不能实施奖惩,约等于无制度。正确的做法是共同使用人员一起坐下来拟定公共卫生制度,明确打扫的要求、频次、标准、权责及奖惩措施,多数人协商的制度才民主,才有望施行下去,除非你有强权背书。

诗坛风乍起:“本来,赵丽华写完全没有修辞的诗歌,作为一种诗歌试验,无可厚非。大家对她群起而攻之实在是吃饱了撑的,不喜欢不读呗,也没人逼你。但同样可气的是捍卫丽华体的人,非要说你们欣赏不了这种诗歌,是因为你们太蠢。这就有点耍赖的感觉了,你明明端了一个空盘子出来,还要别人做吃得“津津有味”状,如果不做津津有味状,就说你味觉有问题。据说,诗人的空洞,是一种有哲学功底的空洞,一种有深度的空洞,不同于普通网民的空洞,需要普通网民自备干粮、长途跋涉去探索。”——讽刺的妙。

学习焦虑:主要说了自己、他人、社会存在学习的焦虑,类比女人化妆很有趣,但没有剖析原因,也无可行的建议,感觉缺乏深度。

对猪头肉的乡愁:喜欢猪头肉也不是什么错啊。

周末读物:“要象征主义也隐晦一点嘛!这样的象征主义,简直跟《投名状》里李连杰踩在冰上宣称自己如履薄冰一样。”——太有时代感了。

过去的理想:虽说想当话剧导演,但不是真热爱,甚至7年也就看了4次,更像是对自己生存课题的逃避。

老张、亦文和蚊米:“而我,则高兴得要死。蚊米多好啊,在我和他之间,建立了一个进退自如的距离。如果他是“老张”,那我就不能进;而如果他是“亦文”,那我就不能退。但是,现在好了,他变成了蚊米,既可以去中国城扛东西,又可以从地平线上诗情画意地升起。”——园丁急于占有,而花园乐于暧昧。

Alice:“每搬到一个新地方,我就有种改名换姓的冲动。”——逃避

与崔健有关的日子:“对于有志青年来说,发疯是多么灿烂的事情,简直是义不容辞。”——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刘瑜善用成语和类比,词汇量也很大。

非正式疯狂:“要不然直接抢一个小孩也行。啊,小孩,一个自己的小孩。我是怎样让这样一个简单的愿望变得如此遥远呢。”“深夜突然想给某人打电话说不如你借我一个精子生个孩子吧。”——大龄女博士对婚姻生育的渴望跃然纸上。

裙子:“但问题是,什么时候穿它们呢?在美国这个鬼地方,如果不是参加party,大家全都是T恤牛仔裤什么的。”——人往往不在他人的眼光之中,何谈绝对的自由呢。

七年之后:“当然事后我并没有去考电影学院。我想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我嫌先下这个山、再爬那个山,路途太遥远而已。”——人有时为了逃避现实课题,会幻想自己走上另外一条路,于是也能理解人爱抱怨了。

那些剩下的东西:关于灵魂——不太认同作者以灵魂作为人的特殊成分,灵魂应该是一种更高维审视自我的视角。

逃避权利:“权利有层层闪亮的包装,受教育权、工作权、升职权、投票权、言论权......然而在这一切包装之下,权利的本质是责任。”——初代女权还是比较理性和客观公正的。

逃避自由:“我向来大言不惭地号称自己是个自由主义者,事实上却悄悄希望,被一场上山下乡运动席卷,就此摆脱那个贪得无厌的自己。”——自由是一切靠自己,而非为所欲为,自由是旷野,也是野外求生。自由不在他处,自由就在此地。

回到巴黎:“现实中更本质的冲突不是来自于勇气和懦弱,而是来自于反抗的勇气和承受的勇气,拒绝乌托邦和追求它一样需要勇气。我想弗朗克不仅仅是贪图安逸,他害怕自己勇敢地放弃一切去探索内心的时候,会惊恐地发现里面其实空无一物。”——“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个阶段,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觉没什么特别,回头看会觉得这边更好。”但你不会相信。那就出发吧!山的那边是什么,每个人最终都会找到各自的答案,探寻答案的过程,远比答案本身更重要,更值得回味。跨越山海,跨越人海,其实找的是自己啊。

这时候的回忆:“后来,我终于明白人们为什么要结婚了。无非是试图在这个一切关系都易挥发的世界里,固定住一点什么呗。”——孤寂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至少,努力不让它成为一件事。”“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回到你的内心,寻找你自己,与心灵深处的他、他们一起出发去旅行。如果你有足够的好奇心,你可以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身无分文而腰缠万贯。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而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很励志的一篇,带点禅意。无所住而生其心,于是能生万法。

写给末日:“人人内心深处也许都有那么一点点期盼,期盼各种漩涡中的挣扎可以戛然而止。”——末日映照的事人们心中的逃避。

我爱“饭扫光”:“在这异国他乡和被我过得一塌糊涂的生活里,饭扫光就是我的兴奋剂,我味觉里无穷无尽的小魔术。”——没钱在国外生活多么苦闷。

1路地铁:“看见银色的火车趴在轨道上闪闪发光。那一刻觉得自己,这个精神紊乱半夜四点出门坐地铁的女人,和这个世界亲如兄妹,达成了某种和解。”——纽约的脏乱差,却被作者赋予了自由丰富的历史意义。

Slow like Honey:“也就是说,一件事也不发生。上午穿过长长的sidgwick avenue去办公室,下午穿过同一条长长的sidgwick avenue回家。去办公室,回家。回家,去办公室。生活变成一个没有留下任何指纹的犯罪现场。”——在英国剑桥稀薄的生活。

人生缩影:“今天计划完成任务:

1.写一篇稿

2.再读一章The Bottom Billion

3.回完所有欠学生的E-mail

4.看那张已经摆了一个月的DVD,然后可以寄走

5.写完制宪(3)

6.整理一半星期一talk的内容

7.跑步

8.去草地上picnic一次

今天实际完成任务;去草地上picnic一次。”“事实证明,治疗愤世嫉俗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照镜子。”——哈哈哈哈哈

飞越流水线:“简直可以说是将“无趣”当作了自己的使命——他们致力于寻求全世界最无趣的方式去表述一个观点,在这方面也的确越来越炉火纯青。也许他们不能讲出比新闻报道更新鲜的东西,但他们显然找到了证明自己智力的最有效方式:给简单的东西带上术语的墨镜使其显得扑朔迷离。”;“只要你有那种故弄玄虚堆砌辞藻把人绕晕的本领,你就是说1加1等于10也没事。”;“偶尔畅想“飞越流水线”,但是又恐惧“流水线”之外的万丈深渊。”——搞学术最重要的就是故弄玄虚,都是混口饭吃,何必自己拆台呢。

论婚姻制度的演进趋势:“我说的就是n个男男女女(可以是一男一女、也可以是两男两女,一女三男、二男三女、四女三男……)由于彼此欣赏而组成的、开放性的“和谐公社”。他们不一定住在一起,也不一定一起上床或者财产共享,更不一定要永远在一起,至于怎么在一起,权利义务如何,可以根据八荣八耻的原则自行签约。”——确实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园丁与花园:“商家精明着呢,知道全世界都等着被触痛呢,整个港台流行音乐界,一大半都是基于对伪痛苦的消费。”“从完好无损的角度来说,是赚了,但从极端体验的角度说,又是赔了。”——消费主义环境教育出来的爱情观,说白了就是矫情;爱在于体验,而非患得患失的计较。

约会文化:“如果说约会导致的是走马观花之后的麻木,“找对象”文化导致的则往往是深陷泥潭之后的麻木。死法不同而已,大家彼此彼此,谁也犯不着同情谁。”——中美婚恋差异不是爱情观念的差异,而是经济策略的差异。婚后再上床,增加了男性的沉默成本,女性则承担后续性生活不和谐等风险;同居后结婚则相反。美国侧重享受肉欲,中国侧重现实利益,均与爱情无关。本来爱情和婚姻也没有关系,婚姻的目的是为了稳定的家庭结构,保障财产继承的合法性,所以婚姻法其实只谈一件事,即如何分钱;爱情和性也无关,性容易导致爱的错觉,荷尔蒙的释放让我们体验到甜蜜和激情,但靠激素的刺激维持不了多久,当荷尔蒙消退的时,这场化学游戏也迎来尾声。

已经太晚:“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理解这句话,照我不堪的理解,就是早点出名,好男人就早点发现你,然后浪漫故事就早早地发生了。你若是35岁、45岁出名,还不幸是个女人,这名又有什么用呢。”——没错,女人最大的杠杆就是出名。有名气的女人和没有名气的女人,即使长相一样、身材一样、学历一样,但身价差一万倍是正常的。

兔子跑什么跑:爱情不是解决自我空虚的解药。

但是不要只是因为你是女人:“有时候我真的搞不清女人是真的被上帝陷害成这样,还是在用爱情来逃避更大的责任与自由。”——男人早点过色关,女人早点过情关。

愿你慢慢长大:38岁生女的刘瑜,依然善良真诚,也更加温暖敏感。

当他们开始用脚投票:“人类的头脑充满智慧,但是我们的脚却自有它的主张。它不善于表达,但爱自由,而且嗅觉无比灵敏。”——人真正爱的是富强,自由只是一个侧面。

自我一代:“把政治关心成八卦,关心成宫廷秘录,而且明明天高皇帝远还说得绘声绘色,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事实上中国正史的写法,就有点八卦集锦的意思。但真正关心政治,不是关心领导人的起居和病历,而是关心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是关心“事件”,是关心正义。”——刘瑜实在天真的可爱,政治,是最为残酷的利益博弈,正义只是其中一个筹码。

送你一颗子弹:“Jader玩的无非是民粹主义那一套:用短期的救济发放等等小恩小惠来笼络地方选民”——抢劫有两种,一种是财产强夺类明抢,还有一种是救济福利类的抢劫,其实99.99%人都深藏着抢劫的基因,不信你把潘多拉魔盒打开。

牛校牛在哪:“战胜坏人的唯一方式就是成为更坏的人。”——不是吗?就是要比坏人更坏,比好人更好。

五个女博士:“自由这个东西的神奇,不在于它会带来多少洪水猛兽,而在于,这些洪水猛兽出现以后,你发现它其实也不过如此。”——太逗了,五个女博士去看男脱衣舞。不过这就洪水猛兽了吗?忘了还有枪,毒,犹太人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隔着落地窗,竟然能看见久违的蓝天白云,阳光明亮,有种岁月静好的错觉,其实外面北风呼号,分分钟有被刮走的危险。这种冻...
    芒果呀呀阅读 5,361评论 2 7
  • 送你一颗子弹,击中苍茫的心。 最近刚读完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高三的时候上课偷偷看杂志推文了解了这本书,直到最近...
    余舟一芥i阅读 1,313评论 0 6
  • 爱情 ,对于男人,这个东西有点像出麻疹,出个次把基本就有了免疫力,以后不大会得,就是再得,也是一点小伤风感冒...
    润土养金阅读 282评论 5 16
  • 1.那些与你毫无关系的人,就是毫无关系的,永远是毫无关系的。从认识的第一天开始,其实你就知道。就算是笑的甜甜...
    小肥鸟阅读 724评论 0 1
  • 刘瑜说,'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聊的人生态度。'假若某天你置身于一座孤岛,你是否能够不急不躁地跟自己共处呢? 刘瑜...
    仝珍珍阅读 2,438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