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上讲台那会,便想着有朝一日能当上名师。
十几年一路走来,从没放弃我的追逐。
终于,从普通老师变成了骨干教师,从农村走进了县城,培训机会越来越多,培训的级别也越来越高。看到自己的点滴成长,总觉得走得不错,一直到进入华师……
青年精英教师培养研修班开班后,多位专家学者为我们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出了建议要求,分析了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路径。
省发展中心李再湘主任告诉我们,想成为名师,必须做好研究者、策划者、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角色定位,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武汉名师华林飞说,我们需要做智慧型老师,只有改变传统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改变师生性情,善待每一位学生;改变互动方式,互惠共生;改变教育观念,回归教育原点。方可成功。
扬州教师发展中心的束玉良老师更是从意识到路径,具体分析名师成长的历程。
华师博导,教辅大王王后雄教授从教学层面提出了成为卓越教师的十个教学法则:学生中心,主动靠近,优选教法,关注全体,理解而教,反思自我,成功激励,投入正比,批评艺术,诊断反馈。从业务视角淡名师成长。
华师一附中龙泉博士结合自己的成长与发展,给我们分阶段,定方向,明任务,引领我们在教师专业发展路上更上一个台阶。
省发展中心黄佑生教授结合视频及情景剧演出,分析了名师的师德情怀。
从专家学者们的分析来看,想成为名师,师德修养,理论知识,人文素养,专业水平,科研能力,个人信仰,教育情怀……一个也不能少。再反观自己,缺少理论知识,专业水平不够,科研能力不行,成长的路还很远。再看看身边一个个优秀的同学:省市名师,部优省优,正高特级,论著成堆……差距不言而喻。
不过,于我而言,外有专家学者的引领,培训方的任务驱动,内有同学的示范,自身的压力,我必将坚守自己的追逐:静心读书,潜心钻研,用心教学,专心思考……努力弥补自己的短板,发挥自己的长板。
成长路上,我将一路前行,连同我的行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