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轴题高频模块: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
核心考点
- 二次函数解析式求解(待定系数法:一般式、顶点式、交点式)。
- 动点问题:点在坐标轴、抛物线上运动时,求线段长度、图形面积的函数表达式及最值。
- 几何图形与二次函数结合:如抛物线与三角形、四边形的位置关系(顶点在抛物线上,图形面积最值)。
常考题型与解题策略
题型1:二次函数与面积最值问题
-
解题步骤:
- 设动点坐标(如
);
- 用割补法表示图形面积(如三角形面积用底×高÷2,梯形面积用中位线×高);
- 建立二次函数关系式,求顶点坐标或利用配方法求最值。
- 设动点坐标(如
-
典型例题(2023广东卷):
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与y轴交于C,点P在抛物线上,求△ABP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
A(-1,0),B(3,0),,设P(t, -t²+2t+3),面积
。
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纵坐标为4,故最大面积。
题型2:二次函数与特殊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
解题策略:
分情况讨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等腰三角形的腰/底),利用距离公式或勾股定理列方程。 -
典型例题(2022浙江卷):
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1,0),B(3,0))?
解析:
设P(t, t²-2t-3),分三种情况:- ∠A=90°:
,斜率不存在,P(-1, y),代入抛物线得P(-1,0),与A重合,舍去;
- ∠B=90°:同理舍去;
- ∠P=90°:
且
,解得t=1,P(1,-4),验证成立。
- ∠A=90°:
二、压轴题高频模块:动态几何(动点、折叠、旋转)
核心考点
- 动点轨迹:点在线段、圆弧上运动时的路径分析(如瓜豆原理初步应用)。
- 折叠问题:轴对称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
- 旋转问题:全等变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角度变化)。
常考题型与解题策略
题型1:动点与线段最值(将军饮马模型)
-
解题策略:
利用轴对称转化线段和/差最值(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
典型例题(2023江苏卷):
如图,矩形ABCD中,AB=4,AD=6,E是AB中点,F是BC上动点,求DE+EF的最小值。
解析:
作E关于BC的对称点E'(2, -2),连接DE',与BC交于F,最小值为。
题型2:折叠与勾股定理
-
解题步骤:
- 找折叠前后的对应边、对应角(如折叠后AP=A'P);
- 设未知数,在直角三角形中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常涉及折叠后的重叠部分)。
-
典型例题(2022山东卷):
长方形纸片ABCD,AB=8,AD=10,沿AE折叠,点D落在BC边D'处,求CE的长。
解析:
设CE=x,则DE=D'E=8-x,AD'=AD=10,BD'=√(10²-8²)=6,CD'=10-6=4,
在△CD'E中,,解得x=3。
三、压轴题高频模块:几何综合证明与计算
核心考点
- 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综合:多次相似或全等的证明,比例线段的转化。
- 锐角三角函数应用:解直角三角形在几何图形中的综合(如坡度、仰角俯角)。
- 圆与几何综合:切线证明、圆周角定理、弧长与面积计算。
常考题型与解题策略
题型1:相似三角形与比例线段
-
解题策略:
找“A”型、“8”型相似,利用相似比列方程(如对应边成比例,面积比为相似比平方)。 -
典型例题(2023湖北卷):
如图,△ABC中,D是AB中点,DE∥BC交AC于E,CF∥AB交DE延长线于F,求证:DE=EF。
解析:
DE∥BC,D是AB中点→E是AC中点(中位线定理),
CF∥AB→∠A=∠ECF,∠AED=∠CEF→△AED≌△CEF(ASA)→DE=EF。
题型2:圆的切线与计算
-
解题步骤:
- 切线证明:连半径,证垂直(如∠OAP=90°);
- 计算问题: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垂径定理。
-
典型例题(2022四川卷):
⊙O中,AB是直径,AC是切线,BC交⊙O于D,E是AC中点,求证:DE是⊙O切线。
解析:
连接OD、AD,AB是直径→AD⊥BC,E是AC中点→DE=AE=EC→∠EDA=∠EAD,
OA=OD→∠OAD=∠ODA,AC是切线→∠OAC=90°=∠OAD+∠EAD=∠ODA+∠EDA=∠ODE→OD⊥DE,故DE是切线。
四、压轴题高频模块:存在性问题(分类讨论)
核心考点
- 点的存在性:是否存在点使图形为特殊三角形(等腰、直角)、特殊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
- 参数存在性:是否存在k值使函数图像满足某种条件(如两函数图像交点个数)。
解题策略
-
分类讨论步骤:
- 明确存在性的条件(如等腰三角形的腰有三种情况:AB=AC, AB=BC, AC=BC);
- 用代数方法(设坐标、列方程)或几何方法(画图分析临界位置)求解;
- 验证解的合理性(是否在定义域内,是否符合几何意义)。
典型例题(2023河南卷)
抛物线 与x轴交于O、A,顶点为B,是否存在点C,使以O、A、B、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解析:
O(0,0),A(4,0),B(2,4),分三种情况:
- OA为边:C=B+(A-O)=(6,4)或C=B-(A-O)=(-2,4);
- OA为对角线:中点(2,0),C=2×(2,0)-B=(2,-4);
验证三点共线情况,均成立,故C(6,4)、(-2,4)、(2,-4)。
五、压轴题解题通用策略
-
分步得分:
- 压轴题通常分2-3小问,第一问必为基础(如求解析式、特殊点坐标),务必拿下;
- 第二问若卡壳,写出相关公式或思路(如“设动点坐标为(t, f(t))”),争取步骤分。
-
几何分析工具:
- 坐标系法:将几何问题代数化(设坐标,用距离公式、斜率公式);
- 几何模型:积累“将军饮马”“胡不归”“阿氏圆”等模型,快速转化最值问题。
-
代数计算技巧:
- 分式方程、二次方程求解后验根(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如分母不为零、根号下非负);
- 二次函数最值用顶点式
,避免求导(中考不要求导数)。
-
易错点规避:
- 折叠问题中忽略“对应边相等”,导致方程列错;
- 存在性问题漏讨论情况(如等腰三角形只考虑一种情况);
- 动点问题未考虑运动范围(如点在线段上还是延长线上)。
六、备考冲刺建议
- 专题突破:集中练习近5年本地中考压轴题,按模块分类(如“二次函数+面积”“折叠+勾股定理”),总结通法。
- 错题复盘:整理未解决的压轴题,分析卡壳点(是几何辅助线不会作,还是方程列不出),针对性补弱。
- 限时训练:每天用30分钟挑战1道压轴题,培养“从问题出发逆推条件”的思维(如求面积最值,需先表示底和高)。
- 心理建设:压轴题难度高,但分步得分不难,避免因畏惧放弃,确保基础步骤完整(如设元、列式、写清几何定理)。
总结
中考压轴题核心围绕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动态几何、存在性问题展开,解题关键在于:
- 代数与几何的转化能力(坐标法、函数建模);
- 分类讨论的完整性(不重不漏分析各种可能);
-
基础定理的灵活应用(勾股定理、相似判定、二次函数性质)。
通过系统训练和错题分析,掌握“设元—建模—求解—验证”的通用流程,可有效提升压轴题得分率,实现从“畏惧”到“有策略突破”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