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练习觉醒意识很有价值。当觉醒意识提高了,人变得觉醒或警觉了,我们便会习惯性地区分自我引起的应激反应状态和来自真实自我的更平和、更公正的状态。随着我们学习观察情绪反应的规律,以及它们如何使我们背叛自己的内心,我们也更容易从这种恍惚的反应中逃离。甚至,时日增加,我们便不会一开始就轻易陷入这种恍惚状态。一旦察觉自己开始反应,我们就能停下来自问:我该如何和孩子相处?怎样才能把他们当作原本的样子,而不是我认为他们应该是的样子?
我们在努力成为好父母时,误认为对孩子的担心就是关心,而没有意识到大多数教育方式的问题,恰恰在于这种担心。这种担心常常表现在对有关孩子的事情极为紧张。无论哪种具体表现形式,我们的好意都被恐惧掩埋了。现实与父母的预期南辕北辙,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恐惧。
我们都需要认识到,我们的过去影响着我们的今天。被过去的经历所羁绊是一回事,但清醒地认识到过去的经历对今天造成了什么影响,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孩子与我们很相似,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通过他们,我们得以面对面来检视我们孩提时的感受。这个过程可能是痛苦的。我们该如何处理这种痛?
当我们感到无助或焦虑时,都倾向于将这些情绪发泄到他人身上,这时孩子就成了代罪的羔羊。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之把痛苦投射到他人身上,好让他人看起来他们是造成我们痛苦的原因。孩子就像举着一面镜子,照出我们自己。觉醒的家长会从镜子里发现我们的很多行为仍表现得跟孩子一样,而不是将过错推给孩子。
承认孩子给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并能从镜子里检视自己,是成为觉醒父母的标志。每一次检视,都给我们机会去摒弃旧的行为模式,以免传递给孩子。改过自新需要巨大的勇气,但要想成为觉醒的父母,和孩子们建立联系,这是唯一的方法。只有充满觉知,我们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最真实的自己。”
遗憾的是,不是遇到南墙,很少有父母有这样的觉知吧?甚至已经撞到了南墙,有的父母也只拒绝承认自己的过错,将一切责任推给孩子。
我能够清晰记起自己面对孩子情绪失控的那些画面,那些失控的言语,简直是母亲的翻版,而女儿的无助和眼泪,演绎的是我的童年。
承认孩子在给我们照镜子,承认自己还不成熟,还需要学习和成长,才是能够给到孩子和自己正确的爱的正确途径。
每天练习觉知,让自己进入到孩子的角色,重新感受和成长,让孩子放下镜子,我们各自成为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