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调研“先手棋” 落稳换届“关键棋”

村“两委”换届是基层政治生活的大事,若脱离村情民意“闭门造车”,极易导致选出的班子“不合民心、不符实际”。随着村“两委”集中换届临近,扎实的村情民意调研既是摸清情况的前提,更是制定换届策略、选优配强班子的核心依据。唯有把调研做深、做细、做透,才能让换届工作精准对接基层需求,为后续各项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拓宽调研广度,做好全方位覆盖。村情调研不能“走马观花”,需覆盖各个层面,确保掌握的情况全面真实。在扩大调研对象范围中,不仅要与现任“两委”班子成员座谈,了解工作推进中的难点、班子运行中的短板,更要深入群众中间,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坐在村民家中与村民谈心,倾听老党员、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困难群众等不同群体的声音,收集他们对换届人选、乡村发展的意见建议。在拓展调研内容维度时,除了关注班子建设、人选储备,还要摸清村内的产业基础、矛盾隐患、民生需求,比如村里特色产业发展瓶颈、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等,避免因调研片面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让后续换届工作失去针对性。

加深研判深度,做好精准分析。调研不是简单的“信息收集”,更要通过深度研判把“问题找准、原因吃透”。针对调研收集的信息,要建立专门的分析台账,对村情进行分类梳理:对于班子凝聚力弱的村,分析是领导力问题、分工问题还是沟通问题;对于选情复杂的村,排查是否存在宗族势力干扰、历史矛盾遗留等风险;对于发展滞后的村,明确是缺产业项目、缺专业人才还是缺政策支持。同时,结合人口结构、经济状况等因素,对调研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区分“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找准影响换届工作的关键症结,为制定“一村一策”的换届方案提供科学支撑,避免“一刀切”式的工作安排。

强化转化效度,做好靶向施策。村情调研是为了服务换届,是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举措。对于调研中发现的班子短板,在换届人选储备时重点补充相应人才,比如班子缺乏产业带动能力,就优先考察致富能手、返乡创业青年;对于排查出的矛盾隐患,提前制定化解方案,组织干部下沉调解,为换届营造稳定环境;对于群众反映的民生需求,在换届后新班子的“为民办实事”承诺事项中重点体现,让群众看到换届带来的实际变化。除此之外,还要将调研中收集的群众意见作为人选考察的重要参考,比如群众普遍认可的候选人,可纳入重点考察范围,确保选出的班子既符合组织要求,又得到群众支持,真正实现“调研成果为换届所用、为群众服务”。

村情民意调研是村级换届的“先手棋”,更是换届“关键棋”。只有运用好前期调研,才能让换届工作始终围绕群众需求、贴合村情实际,选出能扛事、善作为的好班子,为基层治理提质、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廖易(惠州市龙门县龙田镇石龙头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