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小孩学校推荐家长阅读的,出自【父母课堂】刊物记者与赵昱鲲老师的一次访谈录。
赵昱鲲老师是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顾问委员。
文章首先以父母在教育小孩过程中的种种痛点展开,当下很多父母都抱怨,自从有了小孩每天都是围着孩子转,和孩子斗智斗勇,疲于奔命,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和私人时间。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确实很多,基本上大部分人身边都能亲眼看的见,亲耳听的到,特别是已婚有小孩的朋友正在经历着,很多父母为了教育小孩的事绞尽脑汁,倍感焦虑。
赵昱鲲老师指出,养育孩子的过程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变好的过程,父母为何抱怨,其实只是看到了养育儿女数不清的任务,感到任务没完成,目的没达到而焦虑。
孩子学习不主动不积极焦虑,语文好数学不好怕偏科焦虑,语文数学都好又焦虑只会读书,朋友少焦虑孩子人缘不好,朋友多焦虑孩子跟着学坏……
做为父母只顾着焦虑这担心那,却没有看见整个养育过程对自己的意义,没想过孩子还只是正在学习的阶段,这个年龄段孩子对很多事务并没有自己准确的判断,对对与错不能准确的衡量。
那么父母的这种焦虑到底有没有方法可以规避呢?
赵昱鲲老师提出“自主教养”是规避父母焦虑,缷下父母焦虑包袱的良方。
自主教养就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为目的,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人格,表达自己的情感,追逐自己的兴趣,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
这个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一切都一成不变,那也不需要自主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农民的孩子还是当农民,开始就贴上了标签。
所以作为父母要摒弃对确定性的执着,改变观念,正确看待并接受这个不确定性。
自主教养主张把孩子看成自主的人,培养孩的自主性,自主性强的人做事会得到更多的积极体验,积极的体验后就会更喜欢做这些事。所以让孩子多参与,多思考,多体验,让这些好体验和好的感受,形成一个正面循环。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