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一天都有24个小时,可有的人却利用这每天的24小时,创造出非凡成绩,而有的人看上去也很努力,却一直在原地打转。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呢?《极度效率》这本书很好的解答了这个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是阿米特·奥菲尔,来自以色列,他是一名演讲家、商业顾问、绘本作家,除本书之外,他还创作了很多不同类别的励志畅销作品,版权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的作品销量累积达到几百万,并被翻译成几十种语音。
那是什么方法让作者获得如此成就呢?在《极度效率》这本书中,作者把自己方法和技巧倾囊相授。这是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在这本书中作者介绍了自己做决策的11个原则,以及做事的60个技巧,这些技巧不仅仅是如何分配和节约时间,更传达了一种积极、勤奋、健康的生活方式。
什么是极度效率?
为了引出“极度效率”的概念,作者先定义了什么是“有效率”,书中是这样定义的:
“有效率”是“通过你能找到的最佳、最迅速、最简洁、最有效也最廉价的方法,投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预期成果”
一般我们所认为的“有效率”就是做事快,而作者却从做事方法、投入与产出三个维度更好的诠释了“有效率”一词,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检验自己的行为,让我们在以后做事时,不再单纯的追求快,而会进而去想,我的做事方法是最优的吗?投入产出比是最理想的吗?
而说到“极度效率”作者是这样阐述的:
这个词表达的程度比“有效率”更高。这两种程度的区别在于,它们利用一次性投资产生反复多样性回报的能力不同,因此创造的成果自然也会一再出现不同。
另外书中还提到其他几位成功人士对“极度效率”的定义,对我启发最大的是:
在正确的做事 = 有效率
做的都是正确的事 = 极度效率
正确做事强调的是方法的正确性,而做正确的事,更多体现在如何做决策上面。
综上,“有效率”与“极度效率”都是小投入、大收获,两者程度不同,“有效率”代表正确做事,而“极度效率”则是指做正确的事,在工作生活之间找到平衡,在优势和愿望之间找到共鸣,一次性投入产生反复多样性的回报。
那么,如何确保一直都在做正确的事呢?
作者介绍了极度效率的11个原则,这也是帮助作者做决策的原则,下面我将介绍其中三个原则:
原则一:创造“多米诺效应”
什么是“多米诺效应”呢?作者给出的定义是:
采取的行动或投资会长期在每个生活领域以不同的方式持续带来的成果
大家可以想一下多米诺骨牌,这个概念就不难理解了,关键是我们该如何做?
作者列举了自己出书的例子,曾经在做服务生的他,因第一本书籍的出版,连续几天,无需额外努力,就可以赚到双倍的薪水,而出书对作者而言就是撬动“多米诺效应”的那第一颗牌。另外录制视频、音频、写作都是创造多米诺效应非常棒的工具。
想一想你还能创造哪些适合你自己的多米诺效应呢?
原则二:适时逆主流而行
或许大家第一反应是“逆流而上”,那不是更费力气吗?而这里所说的逆主流,并不是让你去挑战那些困难的事。举个例子:
如果你认为所以人都在同样的时间开车去工作,并且你每天也如此,那么事实上,你每个月都会因为堵车浪费几十个小时。考虑一下,你提前或者推迟一个小时出发会发生什么呢?
或许有人会说,我就是普通员工,每天要按时上班打卡,推迟出门就会迟到了!那可以选择提前出门。现在我们更多人其实是选择公共交通,想象一下上下班高峰期地铁和公交人挤人的情形,而提前出门,就可以避免这种境况,避免拥挤,同时还能坐下来,用于学习、或用于思考,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再比如,或许你经常抱怨,白天在单位,总是有人找,都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工作,那你是不是可以尝试利用中午,大家都在休息,几乎不会有人打扰的这段时间,去做一些需要专注力的事情呢?
有时我们无法做出改变,更多是因为思维被禁锢,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应该这样做”,适时逆主流而行,会让我们做事更有效率。
原则三:学会利用跳板
作者在书中提到:
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我都会思考如何才能使这项行动的成果成为跳板,帮助我获得更大的成果。
“跳板”这个词该如何理解呢?你想要到达一个更高的地方,可是从你现在的位置达不到,就需要借助一个跳板来达到目的。举个例子:
你在某个领域对于大客户合作感兴趣,那么就去找他们中的一个,提出一项对方无法拒绝的交易,哪怕只是收取象征性的费用或者你自己出钱。现在你可以把他们的名字和你其余的客户并列展示,这会帮你打开同一领域内其他大客户的大门。
不仅仅是拓展客户,还包括个人领域的开拓,比如演员拍一部成功的影视剧,就可以为他们的演艺生涯的跳板,也会为他们带来更多的邀约,不仅局限与演艺事业,还会有广告、杂志封面、各种形象大使等等。
作为普通人,如果我们非常出色的完成了领导交代的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那这也会成为我们事业的跳板,领导会在更多地方委以重任。所以有时一个行动是否可以成为跳板,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了解了极度效率,以及以上三个原则,对你有什么启发呢?欢迎大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