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井一中原丽萍暑期阅读打卡第18天
余秋雨《中国文脉》之“黑色光亮”
阅读收获:
诸子百家, 其实就是中国人不同的心理色调。孔子是堂皇的棕黄色,近似于我们的皮肤和大地;老子是飘渺的灰白色,近似于天际的雪峰和老者的须发;庄子是飘逸的银褐色;韩非子是沉郁的金铜色,;而墨子就是黑色,它有可能不被认为是颜色,却是宇宙天地的始源之色。
有人说,他固守黑色,是不想掩盖自己作为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立场,有人说他想代表的范围可能还要更大,包括比底层劳动者更低的奴役刑徒,因为“墨”是古代的刑罚。钱穆先生说他要代表“”苦似刑徒”的贱民阶层。
墨子以极其艰苦的生活方式,彻底忘我的牺牲精神,承担着无比沉重的社会责任,这使他的人格具有一种巨大的感召力,慷慨赴死对墨家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墨子熟悉儒家,但终于否定了儒家。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无差别的兼爱,否定了儒家有等级的仁爱,他主张兼爱,也就是去除自私之心,爱他人就像爱自己。他为天下提出了一种纯粹的爱的理想,这种理想就像天际的光照,虽不可触及 却让人明亮。
从思维习惯上,墨家批评儒家一心复古。墨家还批评儒家“不击则不鸣”的明哲保身之道,提倡为了天下兴利除弊,“击亦鸣,不击亦鸣”的勇者责任。
墨子,墨家,黑色的珍宝,黑色的光亮,中国亏待了你们,因此历史也亏待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