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不是帮来访从某个坑里爬出
来,而是去看那些坑,面对的过程也是哀
悼,直到你不觉得那些负性感受、人性阴影
面是坑。
有了哀悼的整合才是真正的整合,把愤怒整
合进来之后,再去看愤怒的是什么,比如得
不到让我愤怒--为什么这个人就不能满足
我呢,为什么他不能按照我的想象来回应我
呢,这个人的行为引发了我内在对原始客体
的愤怒,因为原始客体没有满足我,要客体
满足我,本质是控制客体,无法承认客体是
不同于自己的另外一个独立个体,无法承认
我曾经没有得到,或者受到伤害。
不认就是不肯哀悼,心中有一个幻想,过去
发生的事都不算数,个人历史可以改写,活
在一个全能控制感里,等待一个完美的抚养
者出现。所以不肯哀悼的人在生活中会这样一些行动或冲动:频繁地更换亲密关系对象、工作或者咨询师,离开这个全坏的客体,找到一个全好的客体。
上篇文章里提到致病因素是,“未经觉察的
痛苦情绪”,今天可以加上一条,就是“我
不认”--不承认我没有得到过最好的爱,
不承认我不能全能控制,不承认现实处处有
残缺。
夸大的自我以为生活的全部意义是获得控制
的快感,以为这样就会不痛苦。但实际上不
哀悼才会痛苦,因为要一次次面对全能感的
破灭,哀悼不会让人痛苦,哀悼让人悲伤,
然后趋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