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首镇鄞江镇,历史悠久,风景优美,人文荟萃,似一本图文并茂的书,读之千遍也不厌,颖之已经25次游历。
(人像摄影:邱文金,出镜:浠颜、Cdn)
鄞江,公元401年,东晋刘裕在鄞江修筑句章新县城,开启了鄞江作为县治之始。
公元738年,唐玄宗李隆基,设立明州,明州州治和鄮县的县治,都在鄞江。
公元821年,唐穆宗李恒长庆元年,明州州治迁至三江口。
公元909年,五代吴越钱镠天宝二年,鄮县改称鄞县,县治也迁至三江口,鄞江作为县治和州治所在地,长达五百多年。
鄞江,不仅是鄞州之根,也是宁波之源。
鄞江,因为它山堰而闻名。
它山堰,唐文宗李昂大和七年,即公元833年,鄮县县令王元暐主持修建而成,至今1188年。
它山堰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10月,它山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那么,一千多年前,为什么要修筑它山堰呢?
一切都是因为时势的变化。
公元821年,明州州治和鄮县县治互换办公地点。
明州州治从鄞江迁至三江口,公元771年已经搬至三江口的鄮县县治,则迁回鄞江。
明州城区的淡水供应,以及县治与州治之间的航运问题,都急需解决。
公元832年,唐文宗李昂大和六年,山东琅琊人王元暐,调任鄮县县令。
阻咸、蓄淡、引流,解决明州州治的淡水供应,以及开拓州治与县治之间的快捷航运,成为了王元暐肩负的历史使命。
王元暐度山川之险,察地理之宜,发现“两山夹流,铃锁两岸”的它山,正是解决明州水利问题的关键。
它山位于鄞江北岸,其谓之它山者,溪南沿流皆山,溪北皆平地,至此始有一山与溪南相对,言不与众山为侣,故名它山。
有人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指的就是鄞江的它山,实为谬误。
王元暐相此地为水道咽喉,作堰以御潮汐,导大溪之水,折而东之,经洞桥、沙港,汇栎社,入宁城,为南塘河。
它山堰建成后,发源于四明山区的清清之水,分流南塘河,流经城区,经南门关,奔江入海,明州城区有了淡水来源,也有了快捷方便的航运交通。
遗憾的是,功德卓著的王元暐,却受到了打压和排挤。
王元暐当时的上司,明州刺史于季友,是皇室驸马。
公元847年,王元暐黯然辞官还乡,当时年仅48岁,后半生再无史料记载。
直到300多年后,公元1138年,南宋高宗赵构定都杭州,京城与明州的距离较近,王元暐之功德,终于传入朝廷。
公元1168年,南宋孝宗赵昚,给鄞江人民建造的“舍身祠”赐庙号为“遗德”,因此叫做“它山遗德庙”。
宋理宗赵昀宝庆年间,追封王元暐为“善政侯孚惠王”,以县令身份封王,史上罕见,然而此时距离它山堰建成,已近400年。
它山堰下游约500米处的鄞江桥,前身是“大德桥”,又称“大德公桥”,始建于唐代。
大德桥,就是当地百姓为纪念王元暐之功德而名。
北宋元丰年间,大德桥改建成石墩木构廊桥,并更名为鄞江桥,以后历经多次维修或重建。
1979年,鄞江桥被拆除,原址修建了水泥大桥。
2014年,在鄞州桥原址以西约百米处,鄞江桥集资复建完成。
它山堰上游的晴江岸,被誉为最具乡愁之地。
从四明山麓逶迤而来的潺潺樟溪河,被誉为“宁波的母亲河”,流经鄞江镇晴江村,孕育了美丽而宁静的土地。
(人像摄影:邱文金,出镜:童敏燕)
(人像摄影:邱文金,出镜:浠颜)
清光绪年间,晴江村民为阻挡洪水侵蚀,沿岸种植了“枫杨树”.
如今古树遮天,虬枝劲杆,为两岸人们默默守护着家园和土地,这里峰峦竞秀,倒映清溪,鹭鸟聚集,构成了美不胜收的山水画。
(人像摄影:邱文金,出镜:童敏燕)
(人像摄影:邱文金,出镜:浠颜)
(人像摄影:邱文金,出镜:cdn)
晴江岸上游,乌头门旁边,有一座人头山,同样值得欣赏。
人头山,因为山上的岩石形如壮士之头,故名人头山。
从不同角度看,形状不同,栩栩如生,恍如壮士依山赏景
《四明谈助》亦有记载:岩石嵚崟数百仞,中悉作人面形,或倒或顺,髑髅累累。盖大、小皎二水从樟村来,天井、灌顶水从后弄来,银山岙水从环村来,其势皆趋于东。人头山截然一塞,力挽狂澜,是为中流砥柱。隔溪为东四明王家汇山,天然对峙作关锁。
游历鄞江,喜欢垂钓的朋友,可以去均赢农庄。
均赢农庄位于海曙区鄞江镇悬慈村张鄞线的路边上,渔塘规模约40亩,鱼类包括罗非鱼、军鱼、清波鱼、甲鱼、石斑鱼,还有中华鲟、鲫鱼、昂刺鱼等等,休闲垂钓好去处。
鄞江镇悬慈村,有历史、有故事,《四明谈助》记载:晋末,避孙恩之乱,自城山渡移治于小溪,镇在悬磁。
也就是说,公元401年,东晋刘裕在鄞江修筑句章新县城时,城址就在悬慈村一带。
悬慈之名,来源于一段慈孝故事,两宋之交金兵入侵中原,孝子张无择负母逃至此,金兵将至,见有一井,遂悬挂慈母于井中,逃过一劫。
后人感其孝,立庙祀之,名悬慈庙。
村中石墩木结构风雨廊桥,名叫悬慈桥。
假日不知哪儿去?
不妨鄞江趟一回,不远,也不堵,风景还那么美!
宁波旅游地理百科,就在颖之星语。
颖之星语原创出品,禁止抄袭,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