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21年,唐穆宗李恒长庆元年,明州州治从现在的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迁至三江口。鄮县县治,则迁回鄞江。
明州的淡水供应,以及县治与州治之间的航运问题,都急需解决,虽然历任官员都曾主持兴修水利,但是仍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局面。
公元832年,唐文宗李昂大和六年,山东琅琊人王元暐,调任鄮县县令。
琅琊王氏,赫赫有名,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家族,就是从山东琅琊迁居江南,其后裔繁荣,宁波境内就有多个村庄是王羲之后裔。
王元暐上任鄮县县令后,目睹了当时的县治一带,上受山洪之灾,下受咸水之苦,必兴水利而改之。
阻咸、蓄淡、引流,解决明州州治的淡水供应,以及开拓州治与县治之间的快捷航运,成为了王元暐肩负的历史使命。
王元暐,生于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五年,即公元799年。
公元821年,也就是明州州治迁至三江口的那一年,博学多才的王元暐中科举,任翰林院书记。
公元822年,王元暐升任翰林院编修。
公元824年,王元暐再升任朝议郎。朝议郎是当时的文官,为八郎之首。
王元暐的迅速升迁,以及他的清廉为官,引起了同僚的嫉妒与排挤。
王元暐从京城长安,贬到了千里之外的浙江金华府,担任副职,再贬调为鄮县县令。
一再遭贬的王元暐,并没有意志消沉,仍然志存君国,心悬黎民。
王元暐度山川之险,察地理之宜,发现“两山夹流,铃锁两岸”的它山,正是解决明州水利问题的关键。
于是,浩大的它山堰工程,迅速启动。
它山堰通体条石结构,全是用巨大的条石砌筑而成,每块条石长2米左右,重达近3吨,至今历千多年而坚固无损。
修建它山堰的石头,全部从上化山采掘而来。
石头,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石、运石、砌石、雕石,筑城、建桥、建闸、筑坝、造屋、石刻、石雕,形成了丰富深厚的石文化,直到近代钢筋水泥的出现,石头才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人们在长年累月的采石过程中,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采石遗迹。
上化山采石遗址,岩壁如刀削,兀立数丈,凿壁而采,于是形成了石窟。
石窟内石柱林立,错落有致,历经千年风化,层层叠叠,斑驳参差。
上化山采石遗址已列为文物保护点,现在已经开辟为鄞江攀岩公园。
在依靠人力的千年以前,修建它山堰,难以想像当年的艰辛万难。
人们采石,运石,再砌石,十兄弟因为修堰而殉身,其艰险磨难,由此可见。
它山堰,汗水与鲜血凝就。
大和七年,即公元833年,它山堰建成了,至今已经1187年。
修建它山堰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截流抬高水位,分流至明州城区,解决城区的淡水供应问题。
当时从鄞江通往三江口的是一条小溪流,名叫小溪。
公元821年,州治迁至三江口,小溪更名为光溪。
光溪水流较少,每逢旱季,光溪断流,根本无法保障下游和城区的淡水供应。
王元暐于是主持将光溪拓宽挖深,疏浚为南塘河。
它山堰建成后,晴江水位抬高,发源于四明山区的清澈溪水,通过南塘河,流至城区,经南门关,奔江入海。
现在的宁波人,都知道著名的南塘老街,却很少人知道,当年人工挖掘南塘河之艰难。
南塘河是宁波的人工河,从根本上解决了三江口的淡水供应问题,促进了三江口一带的更快发展。
公元909年,五代吴越(钱镠)天宝二年,鄮县改称鄞县,县治也迁至三江口。
三江口,进入了繁荣发展的历史进程。
王元暐修建它山堰和挖掘南塘河之功德,泽福宁波人,世世代代。
阻咸,蓄淡,排涝,引灌,供水、航运等功能,充分发挥,人民从此受益无穷。
创造这一伟绩的王元暐,后来怎么样了呢?
王元暐修建它山堰时,皇帝是唐文宗李昂,公元826年登基时年仅18岁,执政仅14年,有名无实,宫廷争斗不断,唐朝已经走向没落。
王元暐的上司,明州刺史名叫于季友。
于季友的夫人,普宁公主,是唐宪宗李纯之女,因此,于季友属于皇室驸马。
时任皇帝唐文宗李昂,是唐宪宗李纯之孙,也就是说,于季友是当朝皇帝的姑父。
明州之事,朝廷当然要按于季友的奏章办理。
于季友也曾主持兴修仲夏堰等水利,但是效果微渺,王元暐的丰功伟绩,在当地民间,有口皆碑,这让于季友非常不悦。
那些年代,无法与当今之网络时代相提并论,所谓山高皇帝远,远在长安的皇帝知道地方事,全靠奏折。
于季友不向朝廷为王元暐请功,王元暐之功绩,朝廷就无法知晓。
明州刺史于季友,不但不为鄮县县令王元暐请功,偏偏还想方设法打压和排挤王元暐,其皇室驸马身份,哪有干不成的事!
公元847年,即唐宣宗李忱大中元年,王元暐不得不辞去官职,黯然还乡山东琅琊。
王元暐当时年仅48岁,正是官场的最佳年龄段,然而王元暐却不得不告别官场。
王元暐还乡之后,史料中再也没有关于他的任何记载,后半生如何度过,如何终老,无人知晓。
唐朝继续走向没落,公元907年,唐朝灭亡。
官员因为政绩显著就能升迁?从古至今,并非全然如此。
到现在都还有一个词语,叫“逆淘汰”。
王元暐之功绩,惠泽明州人,虽然没有受到唐代朝廷的认可,但是当地人民却感恩戴德。
它山堰下游约500米处的鄞江桥,始建于唐代,初名“大德桥”,又称“大德公桥”,大德,就是人民为纪念王元暐修建它山堰的莫大恩德。
五代至宋初,人们又在它山堰的北堰头,立庙纪念修堰的丰功伟绩,开始叫十兄弟祠,也叫“舍身祠”。
它山堰建成305年后,公元1138年,南宋高宗赵构迁都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
明州与京城的距离,终于大幅度缩短,王元暐之功德,逐渐传入朝廷。
公元1168年,南宋孝宗赵昚乾道四年,给“舍身祠”赐庙号为“遗德”,因此称作“它山遗德庙”。
这是来自朝廷的第一次认可,然而此时距离它山堰建成已经335年。
到了宋理宗赵昀宝庆年间,即公元1225-1227年间,王元暐被追封为“善政侯孚惠王”,这是来自朝廷的最高认可。
王元暐以县令身份,获封为王,史上罕见,然而此时距离它山堰建成已近400年。
正义从不缺席,但往往会迟到,并且迟到太晚。
万顷黍苗治惠泽,千秋蕉荔报神功。
它山堰,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泽福人间,千秋万代!
1988年,它山堰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10月,它山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正义从不缺席,
也不迟到,
才是更加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