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第九十章读后_吴春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一个着实不易的工程,连续作战写下几次的读后感,但写得很有感觉,就这一点我很得意,佩服自己,这就是效率,好好自恋吧。

很认真的读了第九章,囫囵吞枣的读了第十章,这是事实。所以,我想说的也是第九章。

佩服生物学流派的心理学家像做科学研究一样致力于人格理论的生物学研究。艾森克也运用因素分析法把人格特质分为三个基本维度,外向内向,神经质,精神质。并按照不同等级建构了不同单元,不过我觉得很那个连续谱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不过由横向变成了纵向,不知我是否理解有误。艾森克继续探讨了人格特质背后的生理差异,这是和特质流派的本质区别。特质流派只描述有哪些类型,生物学流派还通过科学测量来解释为什么有这些差异,这是尤为难能可贵的。

刺激敏感性,意味着唤醒水平不一样,呈现的人格特质便不一样。行为接近系统和行为抑制系统反应了对不同情绪的趋向,由此造就了人格差异。人格的生物学基础限制了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真正改变。同时也产生这样一个认为,上帝造人,各有千秋,无关优劣,都是存在,好好的面对今生的个体,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愿望,一路走即可,或者用现在流行的说法便是悦纳自我。

一个人基于生理差异的气质其实是会引导周围人对我们做出的反应的,由此,可能会形成与气质相匹配的互动关系,期待,行为方式等等,同时,环境又会反过来影响气质,如此的争论,突然冒出那个旷世难题: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呢,不得所以。但生物学流派用双生子收养家庭等对比数据说话,生物基础还是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滴。

抑制和非抑制儿童与那个适应性儿童之类有点搞混了,先放放吧。

很多心理机制也源于自然选择,也许这些机制早就作为集体无意识留存在我们人类的基因里,也未可知呢。例如,焦虑背后的原因是社会排斥,这是从人类生存的角度解释,从最初的人类都有从属和依附于群体的需求,否则没办法生存进化。于是这保护人类的心理机制便流淌在人类的血液里。

那么和特质流派的社交焦虑做个比较,特质流派的社交焦虑源自评价恐惧,这个解释,我以为与个人早期形成的自我有关系,它关注的是后天环境的造就,嗯嗯,的确阐释的路径有些不一样,可惜自己还不太熟,要不,就某一心理现象纵向比较不同流派的解释方式,一定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以后可以尝试。

噢啦,终于写得差不多了,我可以欢欣鼓舞的交作业啦。啦啦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美国广受欢迎的心理学期刊--《普通心理学评论》(第6卷第2期)刊登了一项最新的调查研究结果,其内容是对20世纪...
    精神灿烂阅读 3,180评论 3 79
  • 今天准备一鼓作气,彻底清除所有拖欠的作业。 七八章讲述的是特质流派的理论,应用,评价及研究。 其实关于特质流派,我...
    正念此心阅读 1,452评论 0 0
  • 是谁,撒了第一粒种子 让你,在荒草中鹤立鸡头 也许,现在你感到孤独 如果,坚持不停生长 将来,这片山上都是你的孩子
    我就是个伪程序媛阅读 265评论 0 1
  • 安装了cocoapods的时候自己被坑惨了,惨到让自己发狂,后来彻底研究了cocoapods,希望可以帮到某些童鞋...
    MMOTE阅读 323评论 0 0
  • 在每一个夜晚 梦想家都编织美梦 他以愿望为针 巧思为线 编织出好多 绚烂迷人的画卷 这些画 真实无比 但只有他自己...
    阿飞先生阅读 14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