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无解的遗憾才是最大的委屈
去看了最近火热的电影——《我的姐姐》。虽然去看之前被各种剧透说泪点太多,但最后其实我也没有用上预先准备好的纸巾,尽管观影途中,有那么几个瞬间确实挺不好受的,但那种不好受,好像并不是因为感动,更多的或许是因为能感知片中姐姐的委屈。
片名其实就挺有争议的,不是姐姐,而是我的姐姐,视角似乎就是从弟弟的角度来看的,但其实通片看下来,似乎还是该归于姐姐视角。
整个电影下来,有两个场景是印象深刻的。
一幕是朱媛媛老师扮演的姑姑和安然对话,她把西瓜最中间的部分一勺勺地挖出来给了安然,自己吃剩下的那些,同时给安然简略地说起了自己的故事。俄罗斯套娃就是是她自己,被迫放弃很多,然后一层一层地背负更多。她很委屈,但她接受并在长期的教化下接受了这种委屈,所以当看到侄女的选择时,她一方面歇斯底里觉得安然自私绝情,但后面也说出套娃并非一定要套在一起这样的话。
另一幕是安然在雨天在自己父母的墓前,自述自己为何一直都那么努力要强,目的就是想向父母证明他们的女儿也可以很棒,想控诉当初他们那些不对的行为,
但是父母却没有给她这个机会。她拼尽全力跟这个世界较劲,跟自己较劲,想要逃离掉童年时受到的那些不公的待遇,却发现最终也好像只是自己演了一出独角戏。这个无解的遗憾,才是作为姐姐的她内心最大的委屈。
她原本可以不这样的。
不用从小装瘸子,不用不能穿裙子,不用从小被送去姑妈家寄养,不用被父母忽略,不用让自己过得完全独立,不用被迫接受不喜欢的专业和工作,不用忍受亲友的责骂,不用跟自己拧巴……
但是,只是因为这个她自己无法选择的姐姐身份,这些沉重的东西就接二连三的出现在她的生活里,包括不熟悉的弟弟,和责任。
电影结尾时,其实导演还是安排了一个相对开放的结局,怎么选,或者到底要不要选,都留给了观众。
其实怎么选,都应该被理解的。
看完电影之后,我也试图问过自己,如果我是安然,处在那种环境下,我会怎么选?结果是没有答案。
我也是姐姐,也曾在成长的过程里因为父母家人重男轻女的偏倚行为,受过很多委屈。尽管也在后面的生活里不断地从另一些角度去试图理解他们,与他们和解,与自己和解。但直到现在,再想起那些,内心依旧会有很大的委屈感,而这种委屈感,或许永远都没有办法消除。
回到电影上来看,作为一部工业化的电影,它表现得还是完整的,在起承转合上都算得上顺畅。演员的表现也无需多数,每个角色都在点上,张力和感染力也都在。
但它肯定不能归为一部爽片,否则它的结局可能就是姐姐义无反顾放弃所有,直接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给大家一个痛快。
它也不是一部温情的剧情片,不然它也可以用更温情直接的结局,来描述姐弟情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让很多人松一口气。
想必导演和编剧在最初,也是想通过对女性的处境引发更多的关注。尽管存在很大的争议,但如果只把它当成一部商业片来看的话,不赋予更多的社会意义的话,《我的姐姐》这部剧,还是值得7.5分及以上的。
最后,希望姐姐都可以是拥有更多快乐又有自我的姐姐。而无论是社会、还是家长,都别把太多枷锁放置在我们身上。在是姐姐之前,我们得先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