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现实》
引:“How to build the tower of Babel?“
我这个人很现实。
我这个人爱幻想。
人们听到两句截然不同的自我介绍,便会满意的在潜意识里勾勒出一个八面玲珑一个懵懵懂懂的形象。但在终于放下手边的忙忙碌碌抬头看一眼来客时,不免会大惊失色——面前的是同一个人。
篇首的疑问来自于目睹上帝创世纪后的一位哲人——“怎样建造通天塔?”其发出疑问的根本原因是亲眼见证了史实成为缥缈的神话。
让我们回到那个宏伟壮观的时刻。
人类在最早的时期拥有心灵相通的能力,表面原因可认为是语言相通。在大家发觉彼此之间达成共识之时,他们对神的存在产生了好奇。于是一项雄伟壮观的工程——通天塔,正式拉开了修建序幕。
因为某种模糊原因的统一,通天塔的修建速度很快迅速到惊动了上帝,神不愿自己的居所被惊扰。他没有拂袖毁灭建筑,而是施起法术,抚乱了人心,让所有人使用不同的话语。
人们惊愕的发现,曾经熟悉的伙伴似乎变了!相视的眼神变得焦躁不安,彼此开始不明其意。
结局自然可想而知,神保留了睨瞰众生的权利,而人类流散杂居,再也不复当年的同心协力。
通天塔呢,自然也不了了之。
回首历史,听见疑问,我们除了感叹没能亲临现场,更多应该是透过成败剖析自己。
通天塔修建之初为何如此宏丽?原因在原文中就可以看到,因为人与人之间心灵相印,语言相通——换言之,思维模式得到了良好的统一。而后期因为神明作祟,导致崩溃的原因同样简单——因为思想出现了流散。在《内经》中说:“知其要者,一言以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显然,因为彼此思维模式的差距,所以大家开始不得要领,于是,流散无穷。
假如上帝没有在其中作梗,那么事情的发展会不会有改变呢?我们或许可以设想一个美好的结局,通天塔建成。然后统一的思维模式顺理成章的流传下来,我们作为继承者,或许就不必那么辛苦的探索,生活会更为美好,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会更为融洽且顺利。
但在自然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应该感谢无情的岁月,让我们在苦苦追寻振荡的路上走的不那么容易。借此平衡自然,亦是振荡。
通天塔,可以视为幻想;然而思维模式的统一,却再实在不过。幻想与现实,本身不是两个分裂体。本身就是完整的环,本身就在完整的振荡。
认识一个人,需要我们放下手边的事,抬头,记稳;认识幻想与现实的真相,明白他们的合一,需要我们放下思想的负担,坚定,不移。
我很现实。
我很幻想。
你是一个人。
总有一天我们会勇敢的抬头,清澈的眼底,只剩下“一”。
永恒的,一。
学生:正果宝宝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