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禅诗
【唐】洞山良价禅师(807-869)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注。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二、赏析
唐时,良价禅师问云岩禅师:“和尚百年后,如果有人问:‘给和尚画了肖像吗?’该怎么回答?”云岩说:“良价啊,承当个大事须细审。”云岩此答,良价一直未解。后来,良价过河看到自己身影,才恍然大悟云岩的深意,并作此偈。
这首是劝诫世人“切忌从他觅”,意为切忌不要追求虚名虚利,这样人就离开了自我本来的意义,成了一个虚幻的躯壳而已。对于禅悟,只可启发,无法赠与。
该诗第三联“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参禅只能是自己亲身体验,其他人是不能够代替的。就犹如饮水一般,冷暖自知。一切求实,顺其自然。
洞山良价禅师圆寂于咸通十年,春秋六十三岁。他的入灭极富戏剧性,体现了禅者在生死面前的大自在。
良价禅师入灭前,曾向徒众示疾。时有僧问:“和尚违和,还有不病者也无?”
师曰:“有。”曰:“不病者还看和尚否?”
师曰:“老僧看他有分。”
曰:“未审和尚如何看他?”
师曰:“老僧看时,不见有病。”师乃问僧:“离此壳漏子,向甚么处与吾相见?”
僧无对。
于是良价禅师便示颂曰:
学者恒沙无一悟,
过在寻他舌头路。
欲得忘形泯踪迹,
努力殷勤空里步。
说完偈子,良价禅师便命弟子帮助他剃发、澡身、披衣、然后鸣钟集众,登座告别,俨然而化。
大众久立,见师不语,始知良价禅师已去。一时恸悲号哭,过了好几个时辰,也停不下来。
良价禅师忽然睁开眼睛,呵斥大众道:“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惜死,哀悲何益?”
于是便命令主事操办愚痴斋。众人因恋慕良价禅师,希望他能多活一段时间,故意拖延时间。这样过了七天,斋食方准备完毕。
那天,良价禅师亦随众用斋。斋毕,良价禅师示众道:“僧家无事,大率临行之际,勿须喧动。”
说完便归丈室,端坐长往。后谥悟本禅师。时人亦称之为“问杀首座价”,盖其机锋峻辩,令人无处回避。
三、作者简介
洞山良价(807-869),唐代曹洞宗之祖。越州会稽(浙江会稽)人。于五泄山礼灵默禅师披剃。著有《宝镜三昧歌》、《玄中铭》、《洞山语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