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而不是吸血;创造,而不是消耗

近期我一直在着力解决的问题是我的情绪管理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我从小就是敏感多思的孩子,如同一直带着高对比度滤镜生活,所见的色彩更强烈、形象更生动,因此有更多的喜悦,也有更多的痛苦。那种痛苦和内心的折磨真的是无法言语表达混战和难受。

我很擅长自我消耗。我会花很多时间在——抱怨、害怕、焦虑、后悔。容易注意力涣散,一直低情绪。喜欢过度反刍,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会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无关的人和无用的事上。

对于我的这个问题,我给自己找了解决方案。

首先,我先明确我的目标是rebuilt myself,真正有效地改变自己。关注自己,爱自己,把力用在自己的身上,深度认识自己,有稳定的情绪。

这当然不容易。“乐观、积极,不是一种表面的态度,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能力,需要天赋、也需要历练。可以影响,也可以传承。”我具体怎么做呢,我想了一想,还是要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改变。

第一,先具备“改变”的强烈意识。无论在做什么事情,都时刻提醒自己关注自己的状态,有问题就及时调整。这里需要特别注意,要常常思考自己的思考,反思自己的决策,也就是运用“元认知”,不要依赖惯性和习惯重走老路。

第二,培养一套稳定的自我评价体系。在遇到真实事情的时候,多给自己打气。可以寻求爸爸妈妈或者朋友们多帮助。或者把写作当作我的出口,把痛苦写下来,理清自己的思路,弄明白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多想想之前自己做了哪些厉害的事情。千万不要全盘否定自己,不要让自己长期地陷入消极情绪,这样会出问题。还有转移注意力法,可以看喜欢的up主的视频,或者学英语,这个时候也许背一个单词也会帮助我,让我感觉到我做了正确的事情,不再是破罐子破摔了。

第三,如果成功摆脱消极情绪,一定要及时记录下这次的经验。每一次的成功都是一次鼓励,可以带来莫大的信心。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可以有迹可循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