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莫高窟,麦积山石窟是幸运的。
麦积山石窟是冯国瑞先生首先发现并考察的。作为甘肃天水人的冯国瑞先生,在一次浏览地方志的时候,第一次看到这样一段话: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萌生前去考察的意念。
2011年《考察与考古》收录的一片论文——《论冯国瑞对麦积山的历史贡献》中,详细论述了冯国瑞先生对于麦积山石窟考察研究工作,及对石窟的保护维修工作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年代是在公元五世纪处,最初的营造者可能是后秦政权。
后秦政权的形成,是南北朝时期淝水之战后形势变化之一。淝水之战战败,苻坚未能完成攻取东晋,统一胡汉,推行汉化的目的,自己的氐族主力先后被歼灭。致而使慕容鲜卑和姚苌羌族所乘,前秦轰然倒塌,苻坚自己竟也被姚苌所縊。
大概后秦政权(公元384年~417年)建立后,在它的统治区——甘肃东部,开凿经营的麦积山石窟吧。
麦积山不是高山雄峰,山体高度大约142米,山上万物苍翠,形似麦垛,故而称之为麦积山。
之所以选择这里凿涯塑像,也是有原因的。麦积山地貌属于丹霞地貌,其岩体,砾石多是大小混杂,直径在二十多厘米,十多厘米,有的甚至更小,一两个毫米。麦积山山形也颇别致,山部上面是缓坡,崖面内凹,西崖反倾。
这样的山体形状,能避免风雨的侵蚀,使得这些珍贵的文物千年不朽。
到了北魏至隋唐,这一阶段,是麦积山石窟发展的兴盛和繁荣时期。现在的考察发现,山体上前后有200多个大小不等的庫龛分布于东西两面崖体之上。最高的洞窟,距地面85米。
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和发展,初创和兴盛,应该是非常不易的,有句谚语云:砍尽南山柴,修起麦积崖。
《秦州志》记载:玄宗开元二十二年二月,秦州地震,殷殷有声,折而复合,经时不止。
历史记载麦积山石窟分有东、西、南三部分崖面。因着这次地震,导致山体部分坍塌,南崖上开凿的古迹便不复存在了。
麦积山所属的天水,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走向呈东西向,在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上,该条断裂带分布多条次级断裂带,历史统计可以看出,该区域地震活动频繁。
唐以后随着政治中心的东移,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麦积山石窟的发展便陷入沉寂。也许,正是这样的经历,它才慢慢淡出世人的视野,知道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被冯国瑞先生“意外”地从史志中发现。
陆路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开始,经秦州(天水),后进入河西走廊,再到西域(新疆)、到国外。
麦积山石窟里的文物,多为泥塑。其中大型佛像的安置,不但利用了滑轮,而且巧妙应用了中轴线等许多的数学物理知识,泥塑的材料也是就地取材,用河床的黄土(细),其中再混入秸秆、麻道(粘固),泥塑的骨架是用木架,绑有芦苇管(防潮),然后上泥。
千年的累积下,石窟里现存有大大小小的泥塑、石胎泥塑、石胎雕像7800余件,壁画1000余平米。近似笔直的崖面上,鳞次栉比的窟洞用木栈道连接,起起伏伏的栈道,或大或小的窟洞,形态各异的塑像……前辈们上上下下,坚守创作的身形,到底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各种形态的佛像和沙弥,便纷纷呈现在不同的窟龛里。其中,最为传神的便是一些小沙弥,恬静含蓄的面部表情,少了神佛间的那种肃穆庄严。
秦州有八景,八景之首,就在这里,“麦积烟雨”。
每当夏秋时节,这里山峦叠翠,群峰耸峙,横云飞渡峰顶,烟雨缭绕山谷,缥缥缈缈,仿若置身在海上神国。
尤其当站在4号窟七间八柱式的散花楼前,欣赏着眼前如梦似幻的烟雨,向着空中轻抛手中的花瓣,洋洋洒洒,居然都向上回旋起来。仿佛自己就是天女,情不自禁向着这美丽的人间分享仙花。
麦积烟雨、天女散花的美景,据科考界专家研究,是与一股强烈的上升气流有关,麦积山附近有一条古河道,麦积山处于马蹄形的回水湾附近,河面水分蒸发后,因为回水湾的作用,形成上升气流。
距离麦积山不远,有一处仙人崖,其底部有一道弧形的凹陷,一排古色古香的建筑嵌在里面。先辈们真是太有智慧,总会充分利用大自然鬼斧神工下的有利地形,来创造自己的家园和梦想。
这里明显的节理裂隙和河流侵蚀的痕迹,以及麦积山洪冲积的特点,表明曾经是有一条汹涌奔腾的大河,从这里流过。
在避难到过秦州的诗圣杜甫,有《山寺》一首:
野寺残僧少,山园西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这首诗是写麦积山的,野寺残僧,麝香石竹,鹦鹉金桃,悬崖置屋,百里秋毫。想必当时的麦积山是一处很温馨宁静的地方。
由此,闭上眼睛,脑海里回想自己小时候,在家乡所处的拉脊山脉,在那青翠幽深的峡谷里,在庄严肃穆的山寺门前,在铺满绿草的山坡上平躺着凝望蓝天白云。
麦积山石窟的美丽便更深切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