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狗夫妇俩没有时间,存放在面馆中的炊具只能过几天再来拿。
临走之前,华峰跟李大狗说,房东要涨价了,让他俩做好心理准备。李大狗能理解,去年的房租之所以这么低,还是看在华峰的面子上。
他的面子再大,也不能一直用,所以涨一点也是应该的,毕竟,他们的房租在城中村算是最低的了。
令李大狗感到苦恼的是,自己兜里没有多少钱了,交完房租,就只能喝西北风咯。好在食堂的饭菜是免费的,买一些零碎的生活用品也花不了几个钱。
如果碰上什么急事,只能跟几个朋友借了。
夫妇俩走出面馆时,外面的场坝中还很热闹,吆喝声、划拳声、叫卖的喇叭声以及汽车的鸣笛声,全一股脑儿地往王燕的耳朵中钻。
他们出门时来得急,没带照明的工具,小路两旁没有路灯,乌漆嘛黑的,看不清路,很不安全。于是他俩就上了大路,身旁人不多,都是三三两两的组合,落单的大都是膀大腰圆的汉子。
俗话说,人心隔肚皮,任何时候,都要留个心眼儿,特别是年轻漂亮的女人,轻易不要一个人走夜路,以防不测。
夫妇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内容大都是工作和家庭。李光沫下半年就上初中了,镇上只有小学,初中得去县城上,好在都是寄宿制学校,不用专门租房子照顾他。
李大狗和王燕商量,暑假要抽个人请假回去一趟,等把儿子送进新学校再回来上班,这样比较放心。老爷子年纪大了,诸多不便,让他送儿子去县城上学,有些强人所难。
上学不可能空着手去,学校也不会为那么多的学生准备被褥,家里两个人,老的老、小的小,拿不了多少东西,来回折腾既浪费时间,又消耗精力。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关键的时刻,儿子肯定很需要陪伴,不能只顾着挣钱。两口子背井离乡,就是为了能让儿子和父亲生活得更好,如果只往家里打钱,就成了一场交易,无异于丢了西瓜捡芝麻。
初中虽然也是义务教育,但生活费和教辅材料的费用是免不了的,平时还得给李光沫零花钱,让他买点零嘴吃、买些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这也是一次不菲的费用。
俩人谈到这里,忽然觉得肩上的胆子又重了几分。
大路虽然绕,但也花不了多长的时间。半小时后,夫妇俩就到了租住的瓦房前。路灯许是短路了,忽明忽暗地闪烁着,配上荒凉、残破的房子,颇有几分恐怖片的味道。
李大狗借着手机屏幕散发出来的光,掏出钥匙开了锁,木门嘎吱作响,声音很是刺耳,其中夹杂着一种令人心悸的、不可名状的东西。
灯泡亮起,昏黄的灯光洒在狭窄的房间中,王燕顿时松了一口气。没有电器,烧不成热水,两口子换了塑料拖鞋,在院坝角落的水龙头前简单冲洗一下,就进了屋。
这一夜过得很快,还没到十点,俩人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