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矿的诗坛革命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跟着课本学古诗  NO.8


千秋万岁名,

终免不了寂寞生前身后事!


1


696年3月,金碧辉煌的新明堂建成,洛阳朝堂一片歌舞升平。


远在千里之外的契丹大地上,却正在遭遇着一场严重的寒流。持续的恶劣天气,将看天吃饭的牧民们拖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当时的营州都督名叫赵翙,这个人本事不大,但民族主义包袱却极重,对于归附大唐的契丹部众从来都没有好颜色。全境遇害的时候,不发放赈灾粮食也便罢了,居然还对前来求救的部落首领们多加侮辱。


饥寒交迫的首领们遭遇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暴击,一怒之下就造反了。


这两个首领一个叫孙万荣,属契丹别部。一个叫李尽忠,是648年归附唐朝的酋长窟哥之孙。当时为了收复东北,唐太宗李世民可没少花心血,先用武力镇压,再赐首领国姓,如此恩威并施才将这个地区拿下。好不容易安宁了半个多世纪,一下子又被这个饭桶都督给“炸”了。


被新明堂愉悦了个把月的武则天心情down到了极点。当即派出左鹰扬卫大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等二十八名将领征讨契丹。七月,又以春官尚书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姚涛为副使,以备军接应契丹之战。可惜,战事不利唐军连吃败仗。九月,愤怒至极的女皇开始下令征发囚徒,并招募庶士以及家奴骁勇者去征伐契丹。并以建安王武攸宜为右武威卫大将军,充清边道行军大总管指挥讨击。


这一年,陈子昂才刚刚出狱官复右拾遗没多久,但东北前线的战况让他牵挂不已,是月,便以府参谋的职务随军东征。


2


无论是武攸宜还是武三思都是临危受命之将,本身就没有作战经验也无有亲信可领。朝廷虽说有百万雄兵,但多是刑犯、奴仆充数,这其中的水分可想而知。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所谓的百万雄兵其实就是乌合之众。


10年前,陈子昂就曾随军出征到居延海,并且素来对边关武事多有关注。作为军中参谋,免不了有所建议:“恩制免天下罪人及募诸色奴充兵讨击契丹,此乃捷急之计,非天子之兵。且比来刑狱久清,罪人全少,奴多怯弱,不惯征行,纵其募集,未足可用。”意思就是说临时召集起来的人本就缺乏战斗力,而且这些年来日子太平,奴仆本就怯弱,这样的军队不足为用。


军队的首领武攸宜却看不起陈子昂这个小小参谋,不仅不采纳他的建议,还认为他太过聒噪把他降职为兵曹。一下子就从智囊变为军库看守,心怀大志的陈子昂郁闷的不得了。这段时间他创作了许多登高感怀之作,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批量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这些诗歌里面顶顶著名的还要属入选中学课本的《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一首杂言古诗,体量短小,容量却极大。幽州台又称黄金台,亦称招贤台,是燕昭王为国师郭隗所建的宫殿遗址,一直以来都是招贤纳士的象征。郁郁不得志的陈子昂登上了象征意味极浓的黄金台,其用意不言而喻。


作者一改初唐诗人登高赋远的惯例,省略了时间、地点、人物的铺垫,而是直抒胸臆,一上来就是强烈的情感宣泄。数百年后的幽州台早已不复当年盛况,断壁残垣,荒烟蔓草。站在高高的幽州台上极目远眺,看着眼前人烟稀冷的茫茫荒原,孤独感铺天盖地而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既是时空上的虚无,亦是精神上的孤独。这一刻一眼万年,他仿佛看到了数千年来,多少贤能志士浮浮又沉沉,为着这一片大地抛头颅洒热血,而又湮灭于尘土。人世沧桑,唯有天地悠悠亘古不变,人类的渺小和生命的无奈让此时的他无比凄怆。


时代的风浪和个体的命运,在特定的时空里酿出了这一份亘古的哲思。孤独是宇宙永恒的主题,陈子昂的这一份孤独,却来自于他心灵深处的绝望,一腔热忱一次又一次地被现实浇灭,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后,最终心如死灰。


3


陈子昂是四川射洪县人,在京洛世家精英眼里,他或许就是一个边陲小镇来的乡土青年。可人家家里“有矿”,年轻的时候鲜衣怒马,活的不知道多恣意。后来在老爹匡扶天下的大志激励下,居然收敛起不羁的性子,开始发奋读书。估计他的智商也非同常人,陈子昂大龄入学,却只考了两次便高中进士。


他真的不是一般人,进士及第之后还没有任何官职,就敢给皇帝和太后上书。而后受到太后召见,当庭问答,也丝毫不见局促。这什么概念?相当于刚刚考取了公务员资格,便给国家最高领导人写信。在受到领导人接见,也能够应答得当、言之有物。这说明,陈子昂不仅有胆识,更有谋略。


这一次召见之后,陈子昂被太后破格提拔当上了麟台正字,武则天当政时期很多官职的称呼都是奇奇怪怪的,这个麟台正字其实就是秘书省的校书郎,虽然不属于要职,但还算清贵。


这一年,陈子昂26岁。


在之后的十余年从政时光里,他到过边关,进过监狱,做过参军,也当了几年右拾遗。不管他做什么工作,担什么责任,都从来没有停止过上书言事。垂拱三年(687)《谏雅州讨生羌书》;垂拱四年(688)上《谏用刑书》和《谏曹仁师出军书》;永昌元年(689)《答制问事八条》;同年十月《谏刑书》;天授元年(690)《上蜀川军事》……上书内容涉及到干部遴选、外部军事、经济发展、法律建设等方方面面。


可惜,这边厢陈子昂殚精竭虑为国谋划,那边厢最高领导人却云淡风轻、不以为意。嗯,小陈大人其心可嘉,你的这些个建议都很好,我们找时间再好好参详参详哈。就这样,陈子昂度过了热血而又蹉跎的十余年。


公元698年冬天,极度厌倦又极度失望的陈子昂终于辞职了,回到了故乡武东山幽居养病。可该死的世道并不想放过他,当时他老家的县令名叫段简,大约是贪图陈家的资财,便搜罗了一个罪名想要套在陈家头上,陈子昂听到风声之后赶紧筹了二十万钱送上门,准备花钱消灾。却没想到“段貔貅”胃口太大,这点钱根本不够吃的,就这样,陈子昂又到了牢里。不过这一次他就没那么幸运可以全身而退,反而因为病体原因,受不住用刑而丢了性命。


真是呜呼哀哉!


50年后,陈子昂的四川老乡李白同志,在当了三年风光的翰林院供奉之后,被皇帝李隆基体面地请出了京城。“诗仙”离京之际,写下了三首《行路难》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其二有云:


行路难 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

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

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

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

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

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诗里的“黄金台”就是幽州台。陈子昂说天大地大,我却看不到前路。李白说天下大道宽如青天,却唯独没有我的出路。遥隔半个世纪,士子们的路好似还是同一条路。不过李老仙怼天怼地发了半天牢骚之后,依然潇潇洒洒,说“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可惜,这份“杯酒换浮名”的洒脱,陈子昂却始终没有领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826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968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234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62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11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82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71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6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08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14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26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44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49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6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91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63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71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