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1】亲子阅读百科新知系列之《盘中餐》

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791天。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是我们国人幼儿园阶段必背的一首诗。我家登登只要在相关场景下,就开始了这首诗的演绎。

它说的就是农民的辛勤劳作,并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然而根据历史逸闻,这首诗的作者李绅在多年之后却成了一个生活奢侈的朝中要员。可见,一个人如果离开土地太久,难免会和土地、农民和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产生隔阂。年轻时体恤农民,心怀抱负的李绅尚且如此,也难怪现如今许多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总是责怪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当然,与土地离开太远,对农耕没有概念不是孩子的错误。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经济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从农田里走出来,进入到了城市生活,不必再忍受父辈烈日下劳作的辛苦。

这是好事,但是当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分不清野草和稻穗的时候,当一个个备受呵护的孩子对打翻一碗饭毫不在意的时候,我们作为家长和教育者,不能说是没有责任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重视农事,尊重农民和土地的传统源远流长。稻穗甚至印在了新成果的国徽上面。

农耕文化是我们传统生活习俗的来源,也是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历经万千苦难,却依然薪火相传的根基。可现如今,别说是孩子,就连许多大人都对粮食和耕种知之甚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让我们习惯了鸡鸭鱼肉,却唯独不再珍重一粒粒饱满晶莹的大米。而放眼历史长河来看,人类进入温饱阶段也不过200年。我们中国人甚至更短。

长久以来,民以食为天,吃饱饭是中国人最关心的话题。而“吃了吗?”则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问候方式。这恰恰是因为历史上的大多数时候,吃饱饭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都是一种奢求。国富民安的标志就是仓廪丰实,甚至在短短几十年前,能够吃上一碗白米饭都还是许多人的心愿。

从历史来看,我们应对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倍加地珍惜。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孩子已经在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时,要问百度了。小麦和水稻,哪一个长成了大米?不得不说,在物质丰盈的时代,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对物质,对粮食的基本敬畏。当然,这个板子不该打在孩子身上,而更多的应该打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身上。我们太缺乏必要的劳动教育,土地教育了。

米是什么?饭煮熟之前称为米,而米脱壳之前称之为谷,而稻谷则是水稻结出的种子。我们日常吃的米饭实际上来自水稻的种子。所以,想要吃上米饭,就得先栽种水稻。从这个基本的答案出发,我们的“盘中餐”之行就此拉开帷幕。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我国的耕地面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令人惊讶的是,在耕种的土地条件方面,我国的条件并不能算上多么的理想。众所周知,我国的地势自西向东,由高到低,呈三级阶梯状。其中山地、丘陵和高原占到了国土面积的七成之多。

虽然有东北三江平原肥沃的黑土地和江南的鱼米之乡,但大多数耕地都呈现面积小,零星分布的特点。饶是如此,我国却用7%的世界耕地面积养活了22%的世界人口。绝对称得上是一大奇迹。这一奇迹的缔造者之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他的丰功伟绩自然不必赘述。但大家可曾想过,在还没有高产的杂交水稻的古代,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又是靠着怎样的勇气、勤劳和智慧来耕种的呢?

今天分享的这本《盘中餐》,介绍了云南哈尼族的传统耕作方式。这本书的来头可不小,它入选了博洛尼亚国际插画展优秀作品展和丰子恺儿童图书奖,还荣获了第12届文津图书奖等诸多大小奖项。正如它腰封上所说的,追寻一粒米的生命之旅,体味悠久的农耕文化。这就是这本书的使命所在。

打开这本书,首先看到的是扉页上许许多多传统农具的图文介绍。对我们来说,这些工具有的熟悉,有的陌生,有的大巧不工。单看外形就知道大致的用途,比如说斧头、镰刀和谷耙等等。有的则设计精巧,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比如说木犁、木耙等。这些农耕工具比起大段的文字要亲切得多,一下子就把读者和农耕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继续往下看,一幅优美得如同童话般的云南梯田,村庄的画面映入眼帘,很是赚人眼球。说到梯田,那可是反映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代表作。我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梯田。在多山多丘陵的西南地区,耕地的面积十分有限,偏偏水稻的种植需要大面积的水塘。想要在这样条件下大面积地种植水稻,常规的选地,耕种方法自然是行不通。于是,梯田这一堪称天才般的设计便应用而生了。

沿着山坡等高线的方向,修筑起阶梯状的田地。虽然每一条阶梯的田地面积不大,但自上而下积攒起来的总体面积相当地可观,同时一道道的田地外侧形成的小型堤坝,有效地保持住了水分和营养物质,还和排水灌溉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能够自主调整水位的高低。堪称农耕时代的工程奇迹。

这本书的正文按照二十四节气的顺序,详细介绍了水稻从育苗,插秧,成长到收获和储藏的耕种全过程。配合本书16开的纸张和大幅漂亮的插画,称得上是一本有关水稻耕种的全景式图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一幅幅的生动精美的插画绝对算得上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给孩子们讲农耕,最忌讳的就是冗长的文字介绍。这对于本对农耕没有太多概念的孩子来说味同嚼蜡,而本书采用的插画形式则生动得很多。每一幅插画都色彩明快,细节丰富,人物饱满,把农耕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活灵活现地收入其中。哪怕不看文字介绍,也能让人一眼明白农耕过程,了解到最真实的哈尼族田园文化。

田园活动是中国的主流,田园文化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从本书也能看到,读到田园文化的基本价值。

一是“应时”,农业生产联系最直接的就是时间与节气。在中国古代,人们基本上是生活在按照自然节律和农业生产周期。而安排的时间框架之中夏代的历日制度《夏小正》已经把天象、物候、气象和相应的农事活动,列在一起便于民间掌握。后来又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直到今天,节气依然是人们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依据,因此“不违农时”是世代农民心中的“圣经”。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得时之和,适地之宜。应时体现了前人对自然规律的重视。

二是“取宜”,主要是对“地”来说的。即适宜适合,中国传统农业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把“三宜”看作是一切农业举措必须遵守的原则。种庄稼最重要的就是因地制宜,“取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第三则是“守则”。则即准则、规范、秩序。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蕴含着以农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为荣,以礼为重等非常非常多优秀的文化品格。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厚土。

第四是“和谐”。天地人“三才”观,把农业生产看作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的整体。在“三才”理论体系中人与天、地则是并列的。人与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

所以这样一本“内外兼修”的好书值得我们送给孩子。相信孩子们在读过本书过后,前面提到过的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就能够得到正确的解答。

读书之外,自然是要亲身地实践,农耕自然教育不仅仅单纯是种地或者教书,而是需要将农耕历史文明,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与涉及到的自然、数学、物理、国学以及为人处世的教育结合起来。

因此,建议家长们要广泛地带孩子们到观光园、农家乐、农业实践基地观光实践。最好是能够承包三五分田地,让孩子们有一个整体的农业实践感。在这样的活动中,家长一定不要怕宝贝与泥土亲密接触,让孩子们享受泥土的乐趣,也不要害怕宝贝们和小动物们玩耍。喜爱小动物是孩子的天性,不要担心苍蝇、蚊子、阳光直晒这样的问题,因为这是在野外不可避免的“风景”。更不要担心弄脏衣服鞋子,而是多让宝贝们接触新鲜的事物。这会激发宝贝们意想不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71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8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207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5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50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36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8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3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5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89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7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35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98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9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