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在这篇文章的第一段,明确了内心世界的真相以及真理是存在的,还告诉我们不能通过那些传统的方式获得真理,进而提出了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关系这面镜子可以照见心理世界,发现真理。接下来进入这篇文章的主题,心理世界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在第二个自然段中,克用了10个短句,总共才200多字,但每一句话都蕴含深意,让我们逐一解读一下。限于篇幅,本文只讲解这个自然段的前半部分,即前五句话:
人为自己建立了各种形象,以充当安全的围墙——宗教的,政治的,个人的。它们以符号、思想、信仰的形式出现。这些形象的包袱,支配着人的思想,他的关系,以及他的日常生活。这些形象是我们问题的源泉,因为它们把人与人分割开来。他对生活的感知被他头脑中已经确立的概念所左右。
01 心理上的形象
克开门见山提到,“人为自己建立了各种形象,以充当安全的围墙——宗教的,政治的,个人的。它们以符号、思想、信仰的形式出现。” 这句话不仅揭示了人们为了追求安全感而在头脑中建立各种形象的事实,同时也指出,头脑中这些意象就是以符号、信仰、思想等形式存在。
这句话的主语是“人”,代指全人类,也就是说涵盖了所有的人,他这么说是不是有些绝对呢,这一点需要我们亲自去观察。或者说,我们可以先观察自己,看看是不是如他所说,如果被克言中了,那就暂且不要把关注点放在别人身上,也不用验证克的这句话是否具有普适性,因为那样做对于了解自我或探寻真相毫无意义,我们只需要继续观察自己就可以了;如果不是,那么恭喜你,你很可能是和克一样的觉悟者了。
第一句话中有个关键词----“形象”,在很多语境下常常译作“意象”,两者是一个含义,都是指头脑中留存的那些心理记忆或者是意识内容。心理记忆都是头脑利用其抽象的功能,将三维的真实场景压缩成一个二维图像存放在脑子里,每当进行思考时,它们就像存储在电影胶片中的一帧帧图像,清晰地跳出来供头脑分析、比较,做出判断,这些“形象”所产生的画面让头脑产生一种错觉,误认为它们就是真实的。
提到“形象”这个词,本段后面有一句话,“他对生活的感知被他头脑中已经确立的概念所左右。”这句中提到了一个词“头脑中已经确立的概念”,指的是什么呢?其实也是指“形象”。我们平时习惯说,我对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没概念”,意思就是,我不了解那件事情或那个人,在头脑中没有一个印象,如同第一次看见某种植物,你无法叫出它的名字一样,没有概念,也没有识别。
前几年有一本畅销书,名字叫《刻意练习》,想必很多人都读过,书中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心理表征。其中有一个观点,即通过大量有目的性的重复练习,会对大脑产生影响,改变大其适应能力,最终在大脑中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这种心理表征就是大脑工作的画面。简单说,就是你对一个事物非常熟悉时,会形成下意识的反应,也就是《思考,快与慢》那本书中提到的快思考模式。
心理层面的概念确立过程,如同知识学习或技能训练一样,经过多次重复,也会形成类似心理表征那样的确定性概念,只不过这些概念和技术领域的知识不同,它并不具有确定性、可重复性,甚至毫无逻辑可言,但它却能深深地影响着头脑对周围人、事、物的感知。我们经常不假思索地对很多人或事进行识别和判定,这种表面上的快速反应通常来自于头脑中的那些概念,尽管有时它们会误导我们。
02 形象为心理建立了安全的围墙
人类在头脑中不断地建立各种意象,其核心作用只有一个,就是在心理上构筑一个“实实在在”的安全围墙。在第一句的后半句中,克解释了这些“形象”的具体内容及存在形式,它们包含了“宗教的,政治的,个人的”,其存在形式就是各种符号、思想内容或是信仰。这一点并不难理解,例如很多人给自己建立一个价值体系,并为它找到理论上或者宗教的支撑,最终形成信念或者信仰去指导行为;建立或参加各种组织,在其中找到位置并维持,以图借助组织的力量保护自己;我们通过建立家庭,除了传宗接代,也让心灵有了遮风避雨的港湾......所有这些行为,最终都在头脑中形成各种符号、意象、意识内容、观念和信仰,成为自己身份的象征。
构建“自我形象”成为人们日常最司空见惯的行为:通过个人努力,提升各种技能,建立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或“人设”,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刻意经营各种人际关系,以期带给自己心理上的舒适感和优越感。这些行为让每个人都认为建立并维护自我形象是非常有必要和理所应当的,甚至有人视它比生命还重要。
按照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作为近代行为心理学重要的理论之一,已经获得很多领域的广泛认可和应用),安全感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其重要地位仅次于人类的生理需求,排在需求金字塔的第二层,而且在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生存需要已经不再成为问题,安全感几乎成为绝大多数人的第一追求,而且没有止境。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在家庭中以及社会组织里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过这些角色形成了与他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在这些角色中,除了诸如亲属关系这种极少数与生俱来的关系,其他关系都是主动建立的,其目的也只有很小一部分和生存需要息息相关,绝大部分情况都是为了满足心理层面的安全感需要。人们把对生理上的安全需求平移到心理层面,并作为人类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传统,深深地印刻在每个人的脑海中。
难道构建心理上的安全感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克使用“围墙”一词,含有局限的意思,可见克对形象颇有微词,我们暂且搁置这个问题,接下来看看克如何描述“形象”的作用。
03 形象产生的负面作用
本段中连续用了三句话,直接指出了这些形象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和作用。“这些形象的包袱,支配着人的思想,他的关系,以及他的日常生活。这些形象是我们问题的源泉,因为它们把人与人分割开来。他对生活的感知被他头脑中已经确立的概念所左右。”
先看第一句,直接点出形象的三大作用,即:支配人类的思想、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着日常生活。形象支配思想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这里的“思想”无论是指思考过程还是指思想内容本身,它都脱离不了头脑中的这些形象,都是以它们为基础,最终形成新的思想。说它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日常生活,我在《关系的镜子》这篇中已经谈到了“关系就是生活,而关系的实质就是彼此头脑中那些意象的互动”,这一点可以充分说明形象对人类关系以及生活的制约作用。
接下来,克说形象是造成心理问题的源泉,这里的问题是指什么呢?就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根本问题,核心就两个字:冲突。一方面指内心世界这些形象彼此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指这些形象和外界真实环境的冲突,而这两种冲突通常展现出来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紧接着,克说了一句既简单又深刻的话,道出了其中的原因,那就是因为形象把人与人分割开来。表面上看,这句话千真万确,但又好像没什么用处,任何时候发生冲突,必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没有分裂哪会有冲突呢?如此简单的道理,估计人类在钻木取火的年代就已懂得,但历经数千年之后,冲突、战争仍然接连不断地发生,只不过形式上从之前的大刀长矛,发展到如今的船坚炮利,甚至是洲际导弹。
为什么每个人心中的形象得以延续数千年并且造成了人与人之的冲突,难道没有人懂得这个道理吗?显然不是。是大家都不愿意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因为不把人与人进行割裂,就无法彰显“自我”的重要,因此,即使有人指出来,也不愿意相信,不愿意换一个视角去看待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那么做,深深地伤害了“自我”。
从本段的这几句话中不难看出,克对“形象”所发挥的作用及影响,在态度上充满否定和不满。他首先用“包袱”来比喻形象,说明它是多余的,是累赘、是负担,没有它的存在,人类丝毫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随后又用到“支配”、“左右”这两个词,显然,他对心理上的那些形象僭越事实,凌驾生命之上,充当主导地位,指手画脚、横加干涉的行为,表明了彻底否定的态度,这一立场,在中间那句话中表露无遗,他直接把形象说成是“心理问题的源泉”。
04 心理上的安全真的存在吗?
在这段话中,克用了简短的几十个字把心理上的形象贬得一文不值,将它视为迫害自由生命的罪魁祸首,难道它就没有一丁儿点的积极作用吗?它不是能够为我们建立起心理上安全的围墙吗?这又不得不回到文章前面遗留的那个问题,克为什么使用“充当”这个词来形容形象所构建的安全围墙,而不直接说成“形象就是人类心理安全的保障”呢?
我们不妨先观察一下人们一直追求的心理上的“安全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们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担心、焦虑甚至恐惧,例如会担心疾病带给自己生活上的不便,担心朋友会欺骗自己,担心受到他人或社会不公正的待遇,害怕失去工作进而没有经济收入,害怕爱人对自己不忠诚而离开,恐惧死亡的降临......每个人都能罗列出一大堆类似的各种顾虑和担忧,这些内容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充满着威胁和不确定性。
面对这些时时困扰着我们的不安全因素,有的人采取鸵鸟政策,把头埋在沙子里视而不见;有些人整天焦虑纠结,不知所从;也有些人“积极"地面对和改变,做出各种努力,不断地“强大”内心,试图找到那些不确定性问题的答案,把头脑都无法理解的东西掌控在自己手中,妄图占有和控制......这就是我们通常面对安全感缺失的种种表现和反应。
但是,我们似乎从未认真考虑过以下的问题:安全感,是谁在寻找这种感觉?为什么即使面对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他们恐慌的内容都不一样?面对心理层面种种的不安,真的有办法能够解决吗?对安全感的追求难道不是欲望的另一种形式吗?获取安全感,本质上是不是为了最终的占用或控制?这些问题,只要大家稍微留心一下,都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只是平时没有对它们进行深入地思考和质疑而已。
说到底,无论安全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无非都是围绕“自我”而展开,无论是占有还是控制,都是从“自我”出发,凸显其在自然规律面前的贪婪和不自量力。那么,追求安全感的那个主体----“自我”原本就是虚幻的,哪里还有安全感这么一回事儿呢?
在自然界中,所有事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庞然大物中,有着其内在运转秩序和规律,变化是永恒的,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运动,才孕育出无数种生命,而人,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物种而已。人类产生的那些虚妄不实的思想,面对如此浩瀚的宇宙,怎么可能有丝毫的撼动和改变呢?而安全感,也不只过是那一大堆虚妄中的一点点内容,只是人类把它视为珍宝,难怪克用“充当”这个词,如此委婉地否定了这个完全不靠谱的东西。
人类对自我的看重,才让安全感有了立锥之地,让心理层面的“形象"找到了存在的价值,进而让全人类都死死抓住这副毫无益处的毒药。一个更加可悲的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恰恰是我们对安全感的执着,让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安全,每个人或组织都在为了获得更多的安全感而无休止地扩张,导致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随时都可能爆发冲突、矛盾,甚至是战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附:讨论内容文字资料:
“克里希那穆提教导的核心,包含在他1929年表述的命题中:“真理是无路之国。”人不可能通过任何组织、任何信仰、任何教义,牧师或仪式、任何哲学知识或者心理技巧,来达到它。他需要通过关系的镜子,通过理解他自己心灵的内容,通过观察而不是理智的分析或者内省式的剖析,来找到它。
人为自己建立了各种形象,以充当安全的围墙——宗教的,政治的,个人的。它们以符号、思想、信仰的形式出现。这些形象的包袱,支配着人的思想,他的关系,以及他的日常生活。这些形象是我们问题的源泉,因为它们把人与人分割开来。他对生活的感知被他头脑中已经确立的概念所左右。他意识的内容就是他全部的存在。这个内容是整个人类共有的。个性只是名与形,以及他从传统与环境中所获得的表面的文化。人的独特性不在于表面,而在于从意识的内容中完全解放出来,而这些内容是整个人类共有的。所以他不是一个个人。
自由不是反应,自由不是选择。人自欺地认为,因为他有选择,所以他是自由的。自由是纯粹的观察,没有方向,没有对回报与惩罚的恐惧。自由是没有动机的,自由不是在人的进化的结尾,而是在他存在的第一步。在观察中你开始发现自由的缺乏。自由是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无选择觉知中找到的。
思想是时间。思想产生于经验和知识,而经验和知识是与时间和过去分不开的。时间是人类的心理敌人。我们的行动是基于知识,从而是基于时间的,所以人总是过去的奴隶。思想永远是局限的,所以我们生活在无休止的冲突与挣扎中。心理的进化是不存在的。
当人开始觉知到自己思想的运动时,他会看到思想者与思想、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经验者与经验之间的分裂。他会发现这个分裂是一个幻觉。只有此时,才有纯粹的观察,它是没有任何过去及时间阴影的洞见。这个超越时间的洞见,带来一种深刻的、根本的心灵突变。
完全的否定是肯定的精髓。在否定了所有那些思想所带来的心理上的东西时,只有在此时,才有爱,也就是慈悲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