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作诗不可无我
四、晴江题画
【原文】通州李方膺晴江,工画梅,傲岸不羁。罢官,寓江宁项氏花园,日与沈补萝及余游览名山,人观者号“三仙出洞”。《题画梅》云:“写梅未必合时宜,莫怪花前落墨迟。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秋葵》云:“肃瑟风吹永巷长,采衣非复旧时黄。到头只觉君恩重,常自倾心向太阳。”晴江牧滁州,见醉翁亭古梅,伏地再拜。其风趣如此。
[译文]通州人李方膺字晴江,善于画梅,傲岸不训。罢官后,住在江宁项氏花园,每天与沈补萝和我一起游览名山,人送我们一个绰号:“三仙出洞”。他写有《题画梅》说:“画梅不一定合时宜,不要怪我在花前下笔太迟。眼看千枝百条有很多的花,赏心悦目的只有两三枝。”《秋葵》中说:“萧瑟的风吹着长长的小巷,彩衣不是过去的那种黄色。到头来仍感到天恩深重,所以常常倾心向着太阳。”李晴江是滁州牧,见过醉翁亭的古梅树,就伏在地下再三参拜。他的风趣幽默到了这样的地步,实在是不容易。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记载了通州李方“ 晴江题画”的故事。
通州李方膺晴江,工画梅,傲岸不羁。
罢官,寓江宁项氏花园,日与沈补萝及余游览名山,人观者号“三仙出洞”。
《题画梅》云:“写梅未必合时宜,莫怪花前落墨迟。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秋葵》云:“肃瑟风吹永巷长,采衣非复旧时黄。到头只觉君恩重,常自倾心向太阳。”
晴江牧滁州,见醉翁亭古梅,伏地再拜。其风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