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龙襄( 下),明代笑话集《捧腹编》066《朝野佥载篇》笑话一则

《朝野佥载》,唐人张鷟撰,记初唐时期朝野逸事、典制风俗等,陈继儒《宝颜堂秘笈》中存此书六卷,《捧腹编》录其六十四则。

《权龙襄》下(见于宝颜堂本《朝野佥载》卷四)

为瀛州刺史日,新过岁,京中数人附书曰:“改年多感,敬想同之。”正新唤官人集,云有诏改年号为“多感 ”元年,将书呈判司已下,众人大笑。龙襄复侧听,怪赦书来迟。

评注:这里的瀛洲应是现今的河北河间。改年,多为改换年号之意。多感,犹伤感。

权龙襄的友人给他寄了一封信表达思念,老权左瞅右瞅好一阵子,只认识改年这个词,便召集下属宣布“改年多感”了,闹了笑话。

老权还“怪赦书来迟”,只能说一时丢脸,随意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

高阳、博野两县竞地陈牒,龙襄乃判曰:“两县竞地,非州不裁。既是两县,于理无妨。付司。权龙襄示。”典曰:“比来长官判事,皆不著姓。”龙襄曰:“余人不解,若不著姓,知我是谁家浪驴也!”

评注:

关于文中“比来长官判事,皆不著姓。”一句,就向群《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所见唐官文书“行判”的几个问题》中给出的的唐代官文书例子来看,那时候确实署名不署姓。

高阳、博野两县在地界归属上有争议,要权刺史作指示,老权这件事摊派给下属了(文中“付司”二字),只是不知他为何偏偏要在署名上找存在感。

“若不著姓,知我是谁家浪驴也”,这反应实在太大了点。

龙襄不知忌日,谓府史曰:“何名私忌?”对曰: “父母忌日请假,独坐房中不出。”襄至日,于房中静坐,有青狗突入,龙襄大怒,曰:“冲破我忌。”更陈牒,改作明朝好作忌日。谈者笑之。

评注:私忌,即私家的忌日。指父母及祖父母﹑曾祖父母死日。按规矩,官员在这一天应请假在家里呆着,以尽孝道。

老权在家里“守孝”的时候,被一只狗打扰了,没正常走完这个流程,是对逝去的父母的不敬,老权妙人有妙计,今天不行,那就把忌日改到明天。

只能说他脑回路清奇。

二零二一年七月二十二日,午后,连殳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