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韦志中老师的一节针对初一学生开展的生涯规划团辅课,以时间为轴,从出生到死亡,在这条直线或曲线或波浪线上标出现在的位置,从现在往前看,回想在你生命中有重大影响的三件事,然后从现在到死亡中间你对未来有什么样的期待和展望,记录下来。韦老师用自己的故事做了示范,同学们慢慢有了自己的思考,记录,随后韦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分享。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都是忙于赶路,而走向何方的思考很少,大多都是一边走一边看,走到哪里是哪里的状态。听了这节课自己忍不住想要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从出生到现在影响自己的三件事:出生、上什么学校的选择、工作地的变动。从现在到生命结束,这段时间是我认为非常珍贵的一段时光,应为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内驱力的改变使我比过去做事情更加充满力量,工作学习不再为了领导也不再为了他人,完全为了自己,也期望自己在心理学方面有更多的进步和收获,进而能影响身边的人。
曾国藩的座右铭“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过去的不能追回,未来也有很多未知,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当下,想起以前一位老师讲过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过去的经历走到现在,又是带着当下走到未来的。每个扎实的当下是美好未来的关键,做好一定的规划,因为梦想是人的动力系统,目标是压力系统,要在动力与压力的调节中不断前进。要埋头苦干,还要抬头看路,用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累积最后到达梦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