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共读 第19章 承担风险的逻辑
1、何为遍历性?
如果有一个随机过程,其过往的历史概率不能适用于其未来的情形,那么这个随机过程就不具有遍历性。
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系统存在一个类似于“叫停”的机制。这其实就是一个有吸收壁的随机过程,参与这样一个随机过程的风险共担就意味着一旦被吸收并吸收,你就不能回到随机过程中继续游戏了。
由于不存在任何可逆性,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爆仓”。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一旦存在“爆仓”的可能性,那么成本收益分析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2、为什么说没有风险共担,就一事无成?为什么不要忽略决策的非对称性?
在有些情况下,风险对我们更有利,比如,我们可以承担大量非尾部风险,以享受尾部收益。
实际上,波动并不代表风险。小的伤害可能是有益的,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波动,但大的伤害,尤其是不可逆转的伤害则是我们始终要堤防的风险。
人们可能会喜欢风险,但肯定厌恶爆仓,破产和毁灭。
如果一个策略有可能触发爆仓风险,那么无论多大的收益都得不偿失。
3、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整体系统的稳定性有赖于系统各部分的脆弱性。只有当人类个体的生命较短的时候,人类才可能在代际间实现基因变异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而以个体的脆弱性换取整体的强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