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帝芬金是美国恐怖小说家,1982年他发表了一部不恐怖的小说《肖申克的救赎》。这本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被大众熟知,在豆瓣评分9.6。
史帝芬金在发表《肖申克的救赎》时,早已以恐怖小说名声在外,一个恐怖小说家却写了一本不恐怖的小说,因此,出版商对这本小说很不看好。
但这本不恐怖的小说,却比他的其他任何一本恐怖小说都要恐怖。是什么原因让这部不恐怖的小说没有成为他创作生涯的败笔,反而逆袭成一部成功的作品呢?
让我们走进这本探讨人性自由的小说,直击人们内心恐怖的一面,或许你可以从中照见自身。
1 逆境中不屈服,从不放弃
故事的主角是银行家安迪, 因为当天和妻子吵架,晚上妻子和情夫却双双被人枪击死亡。
警察在调查中发现,当天安迪恰巧买了一把手枪,最重要的是,还把枪扔进河里。一连串的巧合,让所有的证据直指安迪,他理所当然地被指控为嫌疑犯。
安迪百口莫辩,被判处终身监禁,抓进肖申克监狱。
在监狱中,他经常受狱友欺负和骚扰,甚至和凶恶的狱警对质,从未对不公正的境况表现出气馁和屈服,也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他的不屈服性格,使得他在监狱的待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一次机缘巧合,安迪在工作的时候,听到负责监督的警卫们在旁边聊天,一位警卫说,他大哥刚去世,留给他一笔相当大的遗产,但是他得交一大笔遗产税,所以不知如何是好。
安迪是个银行家,很熟悉财务管理的问题,听到这样的谈话,直觉上,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心里马上就有了一套避税的策略。于是,他不顾警卫的恐吓和质疑,走过去冷静地对他们陈述合法避税的方式。最后,安迪成功说服了警卫。
这次事件之后,狱警们发现,他在金融方面的才能,以至于到后来,狱警们排起长龙,让他处理各类财务问题。安迪因此获得了格外友善地对待,并调入监狱图书馆工作。
安迪含冤入狱,但并未失去生活的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胆识,改变了原本一地鸡毛的监狱生活。
陈丹青说过:“什么叫救自己呢?就是踏实自己的感觉,认真做一件事,不要烦,不要放弃,不要敷衍。”安迪用自己的方式,拯救自己不公的命运,面对逆境不屈服,不放弃,始终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2 逆境中蓄势待发,保有希望
故事的另一主角是雷德,他是安迪在肖申克监狱的狱友,擅长帮助囚犯搞来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如烟、酒、打发时间的小玩具等等。
他们第一次接触,是安迪想要拜托雷德帮忙弄来一把敲石头的小锤子,理由是打磨石头,好消磨时间。
雷德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要求,心里也有过怀疑,他怀疑安迪是不是想要用锤子越狱,毕竟锤子是不同于烟酒的物品,一旦出事,自己也会受到牵连。可是,安迪要的锤子太小了,用这样的小锤子挖监狱厚厚的墙壁,需要几辈子的时间吧。雷德随即打消了顾虑。
后来的日子,安迪也的确用小锤子打磨了很多精美的小石子,有的摆在房间的窗台上,有的送给了雷德。
除此之外,安迪还在床头贴女明星海报,从入狱到离开监狱的20多年里,他的床头始终贴着一张大型的女明星海报,尽管中间换过几次,但一直都在那个位置。
对于女明星海报,安迪曾经回答雷德它们存在的意义。
“我想是代表自由吧,看着那些美丽的女人,你觉得好像几乎可以。不是真的可以,但几乎可以穿过海报和她们在一起。”
在别人眼中,安迪的这些行为,似乎是他在阴暗无趣的监狱生活的乐趣和调剂。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安迪本就是含冤入狱的,他真的安心一辈子呆在监狱中,用一些小玩意消磨时光,度过后半生吗?还是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蓄势待发,等待时机?
3逆境中坚定信念,实现自由
1962年11月,肖申克监狱来了一个名叫汤米的职业小偷,他在图书馆认识了安迪。两人在交往中,汤米得知安迪入狱的前因后果。
他想起之前在另一个监狱认识过一个囚犯,这个囚犯曾向汤米坦白,其实他犯下过杀人案,是他枪杀了安迪妻子和她的情夫,并且导致安迪无辜被判刑。
此时,安迪已经含冤入狱十几年,得知真相后,立即找到典狱长要求抓真凶,要求重新审查这起谋杀案,还他清白。当时名叫诺顿的典狱长,表面上看是基虔诚的督教信徒,内心却阴险无比,老奸巨滑,私底下大肆贪污受贿。
自从安迪帮助狱警们处理财务问题后,帮他洗了不少黑钱,掌握了许多他不可告人的把柄,所以说,安迪很清楚他的底细,如果放安迪出去,对他来讲,无疑是一枚定时炸弹。
所以,诺顿当然不能让安迪出狱,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永远呆在狱中,为他服务,这才是万无一失的上上之策。
为此,诺顿拒绝了安迪的请求,为了打消安迪的诉求,把他关进可怕的禁闭室,调走重要的证人汤米,彻底断了安迪重获自由的路。正义没有得到声张,反而人为地被掩埋。
安迪的申诉毫无意外地失败了。再次遭遇不公正待遇后,他悲愤不已。他如此渴望自由,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愿望。
他用从雷德那里得到的小锤子,每天深夜挖掘墙壁,第二天早上放风时,再把凿下来的沙石一点点地运到操场上丢掉,再用女明星海报遮挡通道。
安迪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终于在牢房的墙壁上凿出了一个洞。
1975年3月的一个晚上,安迪在监狱熄灯之后,悄悄爬进了海报背后的洞,又钻过了足有五个足球场长的污水管,忍受几个小时屎尿、各种废水混杂的恶臭,终于成功逃出了肖申克监狱,获得了自由。
对于犯人来讲,越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一把小锤子,在厚厚的墙壁上凿出通道,光是这一件事,想想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安迪做到了,他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这中间,还充斥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如海报下的秘密被人发现,无法忍受污水管的恶臭,又或者污水管尽头有防护措施,一个人根本不可能爬出。
但在安迪看来,与其纠结越狱时,各种不确定的事情,不如付诸行动。
对于普通人来讲,完美的方案,完美的事情,完美的人生,本不存在。我们要做的是,确认内心的信念,不顾后果地先行动起来。有一句话说得好,先完成,再完美。
4 写在最后
我们读完安迪的故事,有什么启发呢?其实,安迪在监狱中的生活,比起其他犯人要好得多。他在图书馆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住着单人牢房,按时吃一日三餐,定时运动,生活极其规律。
大多数犯人都被这种固定化的模式同化了,过着没有未来,按步就班的生活。但安迪却甘愿冒险一博,去外面过自己看似不稳定,却极其自由的生活。
监狱的生活像极了我们大多数人的状态,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应付工作和家庭琐事,精神没有追求,生活一潭死水。
偶尔有不安分的想法冒出来,都会自我安慰式说,“现在的生活不很好吗?不要不知足,不要瞎折腾。” 慢慢地让我们沉浸在舒适区里不愿出来。
厌恶束缚,却害怕自由,宁愿把自己绑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苟活,也不愿走出来冒险。
冯唐在《猪与蝴蝶》中讲,“反抗权威、破坏秩序、挣脱束缚,这种以自由为代价的行为充满对自由的美感。”
让我们在人生岁月中风雨兼程,多些自由的选择,别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