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对标创效以促进绩效
领导力开发过程中,要促进绩效,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基于团队成长的领导力培训班,一个是基于组织成长的领导力培训班。其中,基于团队成长的领导力培训班,一般解决的是领导者共性领导能力问题,直接创效的机会相对较少,而基于组织成长的领导力培训班则存在大量的创效机会。也就是说,围绕组织能力建设,设计行动学习项目,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绩效和竞争力。
实践中,确实有不少企业在行动学习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绝大多数企业的行动学习项目普遍存在浅尝辄止的问题,仍然还有较大的挖潜空间。从我们十余年领导力开发过程中,我们发现,只有通过对标创效,才能推动团队深度挖掘最佳实践,真正打造一流标准。哪么,如何推动对标创效以促进绩效?
一、找到与学员们高度相关且挖潜空间大的项目
行动学习项目设计时, 首先要诊断企业情况,最好通过与一流指标或理论极值比较,并计算项目的挖潜空间,从而找到与学员高度相关且挖潜空间大的项目。如果前期行动学习运作技巧不高,可以先找较为简单且效果较大的项目,让学员在快速创效中提振士气,激发兴趣。
高度相关,即学员们日常工作中需要掌握并做好的工作。如高层领导主要关注战略与核心业务运作,中层领导主要关注部门运作创效,基层领导主要关注业务创效。设计行动学习时,最好让领导者负责其职能的行动学习项目,让行动学习与工作高度结合起来。
挖潜空间如果能够量化就尽量量化出来,如产品成本下降、销售增加等带来的年化效益的增加,只有算出来后才能清楚各个项目的价值,从而有选择的开展行动学习。
管理类难以量化的项目,如战略执行力建设、王牌产品打造、高效协同运营等,则要诊断当前企业情况,看优先开展哪些项目,从而快速大幅提升绩效。
二、通过对标打破惯性枷锁,突破心智模式
行动学习中,影响效果的核心因素就是惯性枷锁,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习惯于原有做法,那怕知道不合理也不想去改正。比如车间地面有漏油,要求整改时,领导和员工推说行业都是这样,结果整改后,不仅环境更美更安全,方案推广后企业一年可以节约20多万成本。
二是满足于既有成绩,觉得企业做的不错,没有优化空间。这些企业一旦对标一流企业后,在管理和效益上往往都有很大的提升。
三是满足于行动项目改善效果,浅尝辄止。根源在于过程导向或结果导向的思维,使得满足于小的改善。而效果导向的思维则往往以一流指标或理论极值为目标探求解决方案,因而绩效获得极大的提升。
因此,要极大提升行动学习项目效果,就必须引进对标创效的对手,推动员工对标一流最佳实践,瞄准一流指标和理论极值,在突破心智模式中大幅提升绩效。
三、通过对标一流、集优避劣,实现快速超越
对标创效过程中,很多人往往找的标杆是稍强于自己的标杆,而往往因为各地的政策环境等不同,结果发现被对标企业在很多方面甚至还不如本企业,不仅浪费时间反而容易让员工自我满足,失去对标超越的动力。因此,在推进对标创效过程中,应引导员工通过对标一流最佳实践,明确双方差距,制定快速赶超的方案,快速大幅提升绩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对标一流最佳实践,而不是对标一流企业,一流企业并非各个方面都很强,我们应立足于要强化的能力,然后寻找该能力最强的企业。有时候,一流企业的信息难以获取,一流最佳实践难以挖掘,建议采用效果导向的思维,分析各利益相关者有的需求,找到理想情况。然后围绕理想情况梳理过程和价值创造逻辑,以便有效聚焦资源创效。再用标准化的手段系统总结最佳实践,用量化的手段规划整体及阶段衡量标准,用精细化的手段抓住关键环节创效做出亮点。上述整套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原理对标,建议各个项目都要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系统梳理,80%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因此创造出新的标准并轻易完成对一流标杆的超越。
对标除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之外,还需要学习他人的成功教训。而且对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标杆。必须明确,对标创效的目标,是尽可能将各个环节最到最优至少保证关键环节做到NO.1。因此,在选择标杆的时候,可以从项目整体也可以从项目局部分别找标杆。除此之外,我们除了学习成绩经验之外,还要学习失败教训,从而避免重沓覆辙,少走弯路,从而加快成功速度,减少走弯路而导致的资源浪费。
快速超越是对标创效的主要特征,因为对标可以发挥后发效应,快速整合前人的经验,用更短的时间超越对方。除此之外,在避劣的过程中,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 ,加速成功。因此,行动学习项目中,不仅指标上我们要力求超越,在超越时间上也应尽量压缩。
四、系统挖掘最佳实践,打造一流标准
对标创效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挖掘的最佳实践不系统不全面,员工挖掘的多是零散的改善方法,从而导致创效效果有限。实际上,即使是创造一流标准的企业,往往也没有用标准化的手段系统总结最佳实践,因而对标中无法挖掘出最佳实践是常态。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以标准化的手段分解要对标的内容,系统梳理指导理念、方法流程、工具模板、注意事项、衡量标准,即使没有标杆,也可以用原理创标方法,系统梳理最佳实践:
首先,建议以效果导向的思维,梳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找到理想情况,明确项目总体效果。然后分解项目过程,明确阶段工作内容、衡量标准、关键控制点,同时最好规划出阶段工作亮点,激发激情和斗志,引导成员在不断创造亮点中保持高涨士气。
其次,找到行动学习项目的最优方法,并围绕最优方法梳理流程。找最优方法则是比较不同方法安全、简便、成本、质量、效率等,从中找到最优的方法,或者围绕上述目标的理想情况创造出最优方法。至于流程,则建议按照价值创造理念,梳理出价值创造环节,并明确不同环节所应达到的效果,以便实现自主管理。
再次,梳理和优化流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模板。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工具模板是否齐全,二是工具模板是否太复杂或者过于简单。太复杂的工具模板往往操作难度大,耗费的时间多,甚至里面包含浪费员工不少时间填写却完全没有价值的信息。太简单的工具可能因为功能不全,导致手工操作的精确度差、时间长。太简单的模板,在填写过程中,往往没有包含有效的关键信息,以致管理者无法做出有效的决策。
还有,需要总结出注意要点。注意要点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把握要点一次成功从而让员工快速把握要点,一个是如何避免误区从而少走弯路。通过上述两个要点的梳理,让员工快速把握要点工作,尽可能一次成功。
最后,还需要梳理出指导理念。指导理念一般包含整体指导理念和不同环节的指导理念,其具有简单明了特性,从而有效指引工作。同时,指导理念是航标,也是员工优化工作进一步创新的指导思想。
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系统梳理,最终打造出一流标准。
五、创造一流指标,推广标准创效
因为各个企业的环境并不完全相同,有了最佳实践并不代表企业就能够创造出一流指标。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优化最佳实践,最终创造出一流指标。而创造出一流指标并不代表该指标可以稳定保持一流,有时候还需要企业进一步研究团队建设和激励的方法,从而确保能够持续保持一流标准。
一旦最佳实践经过检验有效且能够持续保持一流标准,此时应尽可能推广标准尽可能实现滚雪球式创效,让新增挖潜效益呈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