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写得最好的未必是杂文,在我看来,有几篇小说倒是展现出了极高的文学造诣。
由于某些原因,看了不少鲁迅杂文,再配上那张刚正不阿的照片,鲁迅先生便总给人以苦大仇深的感觉。
若不是看过《鲁迅文集》《鲁迅日记》《鲁迅书信集》《鲁迅小说集》《鲁迅诗歌》,恐怕会被那个看起来剽悍的形象骗了,鲁迅调皮可爱的一面便无缘得知。
尤其是《鲁迅日记》,购自开封某个旧书摊上,启读文字,迎面便撞上一个从教育部下班的公务员。他喜欢去逛逛古玩店,搜寻碑拓印本,路过点心铺子,总是提二两饼饵回家,遇到朋友故交后辈来家里,就拿出来招待客人。他自己是极喜欢吃甜食的,牙齿也早早吃坏掉了,换了假牙,仍旧是吃。日记中把大先生鲁迅可爱的一面展露无遗,不禁让人感叹,你竟是这样的鲁迅。
近期重读书架上的一本旧书《狂人日记——鲁迅小说全集》,书中收录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本册子中的小说,风格迥异,工作几年后重读又别有一番滋味。这本书买于2019年,五一去冶勒湖玩耍时带上了它,没看两篇便被丢在一旁,回来后就束之高阁了。
许是最近学习任务有些重,想读几篇小说解压,才又把它取下来,拂去落尘,开始阅读。读了两篇,如同一个会游泳的人,夏季郊游遇到一方清澈无人的湖泊,一个猛子扎下去,尽情扑腾,不愿出来。
一口气读完,酣畅淋漓。边读边记的一点浅见,略作分享。
《社戏》
原文: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铁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虾是水世界里的呆子,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所以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
感悟:纪录片《鲜生记》中,讲到绍兴醉虾,便还原了迅哥儿去河边钓虾,钓了一大碗的场景,很有文化底蕴。
原文: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
感悟:对于拥挤的描写太棒了,画面感十足。
《明天》
原文:他站起身,点上灯火,屋子越显得静。他昏昏的走去关上门,回来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地立在地上。他定一定神,四面一看,更觉得坐立不得,屋子不但太静,而且也太大了,东西也太空了。太大的屋子四面包围着他,太空的东西四面压着他,叫他喘气不得。
感悟:描写寡母单四嫂子的孩子死掉后,她安葬完孩子回到家里,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心里只觉得静和空。至亲之人离开后,都会有的共同感受。
《孤独者》
原文:我只好一动不动,除了上课之外,便关起门来躲着,有时连烟卷的烟钻出窗隙去,也怕犯了挑剔学潮的嫌疑。连殳的事,自然更是无从说起了,这样地一直到深冬。
感悟:人在倒霉时喝凉水都塞牙,恐怕也不过如此。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每个人都有他的不易和无奈,实在无需过多责难。
《许寿裳:鲁迅先生年谱》
先生少年时跟随三味书屋寿镜吾先生读私塾,后经历祖母病逝,祖父下狱,父亲病重,父亲离世,家道中落。十八岁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十九岁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功课不复习,常考第一名,非常凡尔赛。二十二岁赴日留学,读大学了开始给杂志写文章。
后又经历了结婚,在老家当老师。直到三十二岁,民国元年,在蔡元培的邀请下,才从绍兴去了北京,在教育部任职,开始了自己精彩、跌宕的后半生。
感悟:鲁迅亦是三十岁后事业才渐有所成,个人前期的积累,加上持续输出,再碰上合适的机遇,最终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而其中,贵人蔡元培的邀约提携最关键。正应了那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当贵人、机遇没有出现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夯实地基很重要。
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七日蔡元培函邀赴宋庆龄宅,欢迎萧伯纳。
感悟:鲁迅与萧伯纳是同时期人,有穿越时空的梦幻感。同一时期,林徽因邀请泰戈尔来中国,胡适邀请罗素来华。当时国力虽弱,但大师辈出,不仅中国辈出,世界也辈出,而且可以实现同频交流。
同月二十七日移书籍于狄思威路,租屋存放。
感悟:作家之书籍的命运,也代表着作家的命运,是被好好保存,还是尽毁,或卖或丢或烧,常令人痛惜而感慨。
七月,《文学》月刊出版,先生为同人之一。
感悟:彼之同人为志同道合之人。今之同人为同性之人,同人小说为书写同性之爱的小说。
盘点鲁迅所患疾病踪影,发现早有迹象。
五十岁牙齿肿痛,全行拔去,易以义齿。
九月过劳发烧。十一月译《药用植物》讫。
五十四岁,十二月十四夜脊肉作痛,盗汗。病后大瘦,义齿与齿龈不合。
五十六岁,一月肩及胁均大痛。
三月二日下午骤患气喘。
五月十五日再起病,医云胃疾,自后发热未愈,三十一日,史沫特黎女士引美国邓医生来诊断,病甚危。
八月,痰中见血。
十月,称体重八十八磅,较八月一日增约二磅。
十八日未明前疾作,气喘不止,延至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逝世。
感悟:至死竟不知所患何疾,医者不自医。
鲁迅的调皮可爱在其所著《故事新编》篇目中多有体现。比如摆烂的女娲;夸张的《铸剑》,三颗头颅在沸水中互咬;不喜欢吃乌鸦炸酱面丢下后羿独自升天的嫦娥,一代战神后羿射死了老百姓的鸡被索赔;被村妇讽刺而死的伯夷叔齐;说英文的舜的子民,为官外圆内方的大禹;实干家墨子;上课很催眠的老子;遭碰瓷的庄子。
读得太投入,一盘点发现竟没写多少笔记,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