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樊登讲书上听《减法》,提到一个概念叫做“做加法是本能,做减法是智慧”
举了两个例子,深有感触
1.拆除双层公路后交通反而更顺畅
交通拥堵是现代常态,正常的解决思路一般是多修路。现实感触是,我们的路越修越多,也越来越宽,但是拥堵反而更厉害。
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有的交通参与者的各种选择,共同作用,导致的这个现状。不单单是修路一个因素就能解决的。
作者举例,说某国某地有一个立交桥,重新规划方向是拆除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引来周边各利益关联方的反对,几经周折,耗时几年最终这个地方变成一个公用的公园。车流更顺畅,周遭商户收益反而提高。
这是用少即是多的一个事例。
2.另一个例子 黑人拒绝办理货物下船,反而促使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的崩溃
是说南非曼德拉在反对种族主义的运动中,特别感谢的一个工人领袖。他是某码头搬运工人,因不堪种族压迫,第一个提出罢工,不干了,全体工人普遍响应,导致整个南非货物运不出去,资方利益受损,营商环境改变,客观上加速了种族隔离政策崩溃的进程。
拒绝,不干了,是典型的减法思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
3.人们为什么习惯于做加法?人性使然
现实中,其实大多数人,是习惯于做加法的,这或许是人性使然。
《庄子•齐物论》中“朝三暮四”的典故想必大家也都知晓,是说一个养猴人,早上给四个栗子晚上给三个,猴子都不高兴,后来改成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所有的猴子都开心,其实养猴人的支出总数是不变的,但是猴子体验大大不同。这个原理现在也被很多做薪酬福利的HR和老板,应用的炉火纯青,就是充分考量人性的结果。
4.当下物质极度丰富的情况下,无论“996”,还是“007”,我们一直生活在内卷中,大家的生活为何越来越忙碌?
《自然》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想要改变现状时,我们总是更倾向于做加法而不是精简当前的事情。
但事实证明,一味做加法并不是人生的最优解,如何抓大放小、提炼思维和行动范式,才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幸福感的方法。
因此这本书,不仅探讨了人们喜欢做加法的深层原因,并提供了一套减法思维法则,帮助我们化繁为简,在有限的人生中轻装上阵。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