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先生的两部代表作,余华在这两篇小说中描写了穷苦人民的窘迫生活。两文的主人公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遭遇,结局也不尽相似,唯有苦字贯穿他们生活的始终。
与许三观的暮年相比,《活着》中的福贵结局更加凄惨,余华一直惯用的朴素语言和轻松语气也没能蒙住从心底迸发的悲凉。
为自己活着
年轻时的福贵是幸运的,福贵出身于地主家庭,祖辈一点一滴的积累,“鸡变成了鹅,鹅变成了羊,羊变成了牛”,几代人的积累攒下了现在的房屋和百亩之田。
殷实的状况一直到福贵他爹时开始改变,年轻时花天酒地,迷上赌博,败掉了家里一百亩田地,等到中年清醒,幡然悔悟,不希望儿子重走自己的老路,并将光宗耀祖的希望寄托福贵。
命运就是这么奇妙的东西,这世界上有人先贫后富,也有人先富而后贫。如果说先贫后富是天使对你的馈赠,先富后贫一定是魔鬼要你为过去买单。
福贵终于是败掉了家里的房屋和最后一百亩田地。“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的。”迎接福贵的是无穷无尽的苦味。搬走那天,福贵他爹看着祖辈积攒下的屋子,只是叹声,“我还以为我会死在这。”心酸悲凉无需多言。过不了多久,福贵他爹撒手人寰,福贵终于醒悟。
到这里,一定有人和我一样,为福贵的所作所为感到气愤不已。福贵有着别人的羡慕不来的家庭条件,家里有一个知书达礼的媳妇,这样的生活本该幸福美满,竟也落得穷苦人家的下场,难免为人说道。如果《活着》是为了教导人们清醒,到这里应该是幸福的转折。可悲剧并没结束。
成功的活着还是失败的活着本就没有明确的界定。只是这次败落成了福贵的转折点,从现在开始,他开始转变,为自己犯下的享乐之罪买单。为家人活着
败落后的福贵过起了普通农民的生活,为了谋生,被迫低声下气,向龙二租田地,干农活,福贵终于是活成了自己最不屑的样子。祖辈盖的房屋还在那,积累来的百亩田地也在那,只是先辈们一定不会想到,自己的后人,有一天会在自己用血泪凝成的土地上当佃户。
当福贵以贫农的身份踏入自己曾经的家门,当他对龙二毕恭毕敬,当他口中称呼龙二为老爷时,活着的姿态也就此翻转。巅峰诞生虚伪的拥护,黄昏见证虔诚的信徒。福贵还是纨绔子弟的时候对自己的丈人不甚敬重,屡次让他脸上无光。在他败落后,丈人趁机回来接走了家珍,这时福贵才意识到家珍对他的重要性。何其幸运,家珍还是回来了,在他富裕时,家珍对他相敬如宾,在福贵败落时,她也未曾抛弃。
魔鬼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亏欠的人,苦难还在持续。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在生活贫苦的时候,福贵她娘重病不起。家珍是孝顺的,她拿出了自己从城里带来的最后两个银元,让福贵去城里请郎中。福贵带着银元和顾虑上路了,害怕遇到熟识的人,害怕受到讥讽。
家珍的重病一定会让福贵家里雪上加霜吧,福贵今后该如何活着呢?我还没有来得及找到答案,福贵已被国民党军队征役,被迫拉着不会开炮的几门大炮远离了自己的故乡。一路上坎坷辛苦,福贵想跑却无能为力。在离开家的这漫长的时光里,福贵对家人,对妻子孩子母亲的思念终于是无法遏制,他多想活着回去再见到自己的家人。在前线与炮火相伴而眠的时光里,福贵第一次体会到生命的沉重。这样的日子一熬就是两年,等到解放军到来,询问他们愿意回家还是留在军中时,福贵选择了回家。
福贵心里记着解放军的恩,只是他必须回去,家里有他挂念的一切,失去方知珍惜,福贵现在要为家珍,他娘,为凤霞,为有庆活着。
在经历了又一段漫长的流浪后,福贵回到了家,离家多年,等待他的不是一番温馨动人。养育福贵的娘已经故去,凤霞因一场高烧成了聋哑人,有庆还不认识他爹。一个接着一个的打击扑面而来,福贵如遭雷击,悲伤之情难以按捺。但他终于回来了,回到这个日思夜想如今却残缺不全的家。福贵不能沉沦。他开始扛着锄头贪黑起早。
迫于压力,福贵也曾把凤霞送人,可心头的一块肉哪能随便割舍,更何况割舍出去的是多年的牵挂。最后凤霞回家了,富贵说“哪怕饿死,也不再把凤霞送人了。”福贵开始顾及家人,这一次,他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在为家人而活。纨绔子弟一面的福贵已经死去,背负家庭责任一面的福贵还活着。
独自一人活着
倘若能和自己在乎的人相伴一生,那么平淡和困苦一定是可以忍受的。造化弄人,就是这简单愿望也未能实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福贵的经历更像是老天爷和他开了个玩笑。
在福贵回到家中后,命运的枷锁仍未除去。福贵在有庆身上倾注了望子成龙的心愿,为了送福贵上学,甚至忍痛将凤霞送给他人。有庆是福贵家里的希望,遗憾的是,这一点希望的光并没有闪耀太久。有庆在给春生夫人献血时,因输血过多,意外死亡。生命的消逝如此突然,没有人做好准备,没有人可以做好准备。
意外还在继续。
福贵找到了个城里来的偏头女婿,为人踏实能干,原本窘迫的生活应该就此好转。幸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凤霞最后因为大出血,在产房里不幸大出血去世。凤霞和有庆都躺在了医院角落的那个房间里,福贵一度认为这个医院是被命运诅咒了。在凤霞去世后不久,家珍也走了。福贵只剩下了女婿二喜和自己的外孙苦根。还不够。命运似乎仍不打算放过福贵。
二喜在搬运货物时不幸被水泥板夹到,送往医院时,福贵崩溃了,“不要送他去那个医院!我和那个医院有仇!”最后,在医院角落的那间小房间里,福贵送走了自己的三个亲人。剩下一个苦根,爷俩相依为命。
福贵终究是上了年纪了,头发也花白了,眼神也不好了,干活的力气也没有过去足了。这个老人经历了解放战争,经历了公社运动,经历了十年动乱,等到晚年土地改革时,福贵已没有能力再像从前一样生产,穷困的境遇没有改变,可笑的是,苦根在重病时吃豆子撑死了。
至此,福贵亲手埋葬了身边所有的亲人,只剩下了他自己。
读到这里,生命的意义才逐渐显现出来。
生命可以如此轻飘,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说结束就结束,生命也是如此沉重,其逝去必将给生人套上无尽的枷锁。原来最可怕的不是死亡,也不是穷苦的生活,而是背负着沉重的生命孤独的活着。
福贵在世上的苦难似乎已经到头了,他失去了拥有的一切,好像苦难还在继续,他要用余生尝试与所有的悲伤和解。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来当和尚。一句话写完了福贵的一生。年少轻狂,中年坚毅,晚年坦然。
福贵失去了一切,徒留下往日的回忆。好在,与命运的厮杀没有击垮福贵,他背负着世界上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中,却解开了套在心上的无尽枷锁。他终究是自己一个人,但却豁达自在。
福贵用自己剩下的生活诠释了活着的意义。意义是什么?答案就在书中。"活着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