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0日,以“软件定义,数字经济”为主题的2018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工作年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作为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的学术盛会,今年的会议吸引了来自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知名高校和业界企业的众多代表参与。
近期,软件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战略意义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软件和信息服务技术发展到今天,软件产品与服务已无处不在,我们正在进入“软件定义”的时代。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软件定义”的本质就是把一体化硬件基础设施变成部件化,通过管控软件对虚拟的部件实现按需管理、按需使用,进而可以实现整体系统功能的灵活定制和灵活扩展。当前,软件定义正在不断地延伸和泛化:横向看,软件正在不断地取代硬件,驱动电子信息产业、通信网络行业创新发展;纵向看,软件正渗入制造业、服务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业产生新的业态。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为生产要素的经济形态。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7.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2.9%。基于中国庞大的用户数量、发达的互联网络和通信网络基础,中国数据量占据全球总量的14%。
在当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过程中,数字经济站上了全球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同时,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运用了软件驱动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生新增价值。由此看来,在数字经济时代,软件定义无处不在,也正驱动着数字经济迈出坚实的步伐。
在这种背景下,网宿科技刘瑜博士在会上分享了“边缘计算助力智慧未来”的主题演讲。他表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软件产品逐渐走向服务化、网络化,并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当前“软件定义的时代”,基本的特征表现在万物皆可互联,一切均可编程,并在这个基础上支撑人工智能应用和大数据应用的不断发展。
刘瑜介绍,数字经济事实上是对已有海量数据进行计算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的智能化,而智能化是未来CDN网络的核心特征,边缘计算是实现网络智能化的必要条件。目前,边缘计算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随着万物互联时代到来,更多边缘计算使用场景有待挖掘。
近年,网宿凭借基于遍布全球的节点和庞大的边缘计算网络,不断开放并强化计算能力,逐步推出边缘平台服务,将计算、存储、安全、应用处理等能力推到边缘侧,更好地与物联网设备进行实时数据交互。在软件定义与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网宿愿与软件企业携手,以网宿强大的边缘计算能力联合软件企业的资源开放能力,共同助力人工智能落地开花,迎接智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