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法医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进步,特别是DNA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指纹库的建立之后,确定一个人的死因和身份,变得越来越容易。但你知道100年前的法医是怎么工作的吗?他们是怎样确定一个人的死因和身份的呢?美国作家科林·埃文斯用这本《法医之王:讲述遗骨背后的真实故事》,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时候,让我们认识英国现代“福尔摩斯”伯纳德·斯皮尔斯伯里和他的传奇尸检故事。
《法医之王》写了斯皮尔斯伯里传奇的一生,他为了法医学和尸体痕迹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那个对于法医工作还没有充分重视的年代,以个人的魅力,让这项工作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一生解剖了超过25000具尸体,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高强度的工作量,但他做到了,把法医的工作影响深入到了刑侦过程中,成为20世纪实证科学和刑事侦查学的奠基人。
这本《法医之王》就是通过十个斯皮尔斯伯里经典故事构成,阅读的趣味性非常之强。在这些故事中,我们也见证了斯皮尔斯伯里不容易的一生,既有着工作的艰辛,也有着他受到的质疑,更多的是斯皮尔斯伯里为了这项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法医工作在刑侦中的应用。
作者所写的第一个故事,也是斯皮尔斯伯里第一次走入大众视野的故事。这是一个确认死者身份的问题,面对腐败的尸体,怎样确认她是谁?在现在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但在110年前,在1910年,所能用到的技术还非常有限,还必须通过身体的某些特征来确定死者的身份。“大夫”克里平杀死了他的妻子,并埋在了自己的家中,被发现后,要确认克里平有罪,必须确认死者的身份,确认死者就是他的妻子。而能得到的根据只一块皮肤,一块儿曾经做过子宫摘除手术留下的带有疤痕的皮肤,斯皮尔斯伯里需要证明的就是这块皮肤属于下腹部,属于手术位置。当然初露锋芒的他不负众望,但相互倾轧的同行也已经登场,这也就预示着斯皮尔斯伯里注定有被人质疑的一生。在那个时代,检验证据还不是非常严谨的时代,他那些同行们或因为缺少医学知识,或因为嫉妒,或者仅仅是因为要跟斯皮尔斯伯里作对,而质疑斯皮尔斯伯里,和同行做斗争也成为他一生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证明自己的正确,捍卫科学的真理。
《法医之王》中的十个案子中,还有史密斯为了骗取钱财,残忍地杀害了他的历任妻子的故事。他的历任妻子都是被淹死在浴缸之中,像极了自然死亡。如此奇怪的作案手法是怎么做到的呢?也只有斯皮尔斯伯里这样有着想象力,并细致观察入微的人才能发现问题,史密斯难逃法律的制裁。其余故事还包括怎样确认人血和我其他血液差别的案例;怎样判断砒霜中毒还是生病死亡;怎样从已经分解成细小碎块的尸体中找到死因;怎样确定一个被宣布上吊死亡而且尸体已经被破坏掉的人的死因;怎样揭破伪装成汽车事故造成自杀死亡的漏洞,等等,这就是斯皮尔斯伯里传奇的一生,传奇的故事。
斯皮尔斯伯里于1947年12月17日死在了工作台上。他把他的一生都贡献给了法医事业,至死他都没有离开过他所热爱的工作,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医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