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任务《观课议课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终期总结
本学期校本研修任务已经是开展研究的第三学期,通过前两学期的研究活动,积累了一些研究经验,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学期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研修内容
1、继续深入地学习观课议课的理论,加深理论积淀
本学期除过继续学习陈大伟《怎样观课议课》外,拓宽学习视野,阅读了赵明仁《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完成了读书笔记《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反思观》,从不同维度,不同方面认识我们平时的教学反思。
2、由县域扩展到省域,拓宽了观课议课的视域
由于受当前形势需要,教育扶贫的力度和频度不断地加大,本学期市县组织了3次规模较大的听课评课,为拓宽观课议课的视域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所观课的质量更高,受益更大。尤其是省外专家老师的教学态度,对我启发很大。因此,作了3次深入的观课议课,其中1篇发表在《镇巴教育》。
3、继续借助“三课”平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课”活动,参与的面更加广大,同时每学期都会有一次,也是最重要的教学交流平台。通过观察别人的课堂,反思自己的课堂,并用于实践,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
4、名师引领,方向更加明确
借助学校的“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两位名师引领上微型课公开课,水平高、手法丰、研读深、引导巧等,给我很好的启示和引领。
二、任务研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对名师课例的观察与评价,仅仅停留在写和说的阶段,很少反思自己的课堂,并付诸实践。大大地弱化了任务研修的效果。
2、对课堂观察与评价的理论站位不高,缺少深度、高读,更不用说温度。
3、任务研修成果少,更不用说发表。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大教学理论的的学习,尤其是加强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学习。
2、观课议课时,用课程标准来规范和引导。
3、多些与研修任务有关的札记与反思,争取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