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纲要》
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体系。每个体系都以一个核心的概念为基础,然后围绕这个核心概念展开。
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是“道”。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是“存在‘。尼采是”超人”。克尔凯克尔是“上帝”。
大卫·休谟的哲学的核心是“怀疑论”。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在J·狄慈根在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狄慈根用这一概念表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后来г·В·普列汉诺夫也是这样表述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时,还用过 “完备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 等概念。
哲学的核心概念只能够有一个,如果有两个,就存在这两个之间谁是更为根本的核心概念的问题。也就是说,有两个平行哲学概念的哲学是不彻底的哲学。哲学的派别应当用核心概念来命名。如果同类哲学,命名可以加上差别的界定词。
我信仰马克思主义,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核心概念是对立统一。
唯物主义和微心主义,是对立统一核心下属的一对范畴。没有唯物主义,就没有唯心主义。他们是相互依存。在我们生存的宇宙,物质是第一性的,也就是世界是唯物主义的。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世界,已经超出了我们生存的物质世界,绝对精神和物质是对立统一。没有这种精神和物质的对立统一,黑格尔的哲学理论是包含矛盾的。也就是,在黑格尔哲学的根源(绝对精神)上,没有对立统一,之后的对立统一无从产生。
其他范畴还有:肯定和否定。
质量和数量。
原因和结果。
历史和未来。
等等。
范畴构成哲学体系的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就是和各门学科的哲学连接了。
时间和空间连接物理学。
物竞和天择连接生态学。
真理和错误连接认识论。
分工交易连接经济学。
生与死连接生命学。
分子的化合和分解连接化学。
战争与和平连接政治。等等
黑格尔将三大哲学规律(对立统一、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并列,联共布党史,增加了一个“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一共4条辩证法规律并列。这里,两者都犯了将根本规律和一般规律混同的错误。事物不仅仅是相互联系的,也是相互独立的。联共布党史,在对立统一规律的发挥中离开了对立统一。忘记了事物相互联系还有其对立统一面——事物有其相互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