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到北京看冯唐和荒木经惟的书法,今年他又搞出个不知所以然的展览,想都没想就买票了,但还需要计划时间过去,也许会没时间去,再议吧。
有感于“乐园”这个词组,小时候我们以为的乐园就是小伙伴们一起追逐疯跑,学生时我们想要的乐园就是好朋友们一起喝酒聊天,工作了我们忘却的乐园就是在现实里完全放空自我。想和冯唐一样给自己定义多个“首次、首个”是需要实力和魄力的,他继承了母亲血统里蒙古族的天性和灵性,不断在世间修炼自己的本性和佛性,最终在我们这些读者面前被崇拜被模仿被传颂,或许百年过后诺贝尔会给他一个什么贡献奖。
最近因为工作的压力,我开始新一轮的迷惑和思考。如果工作和生活里都无法找到一个出口给自己释放,也许我就会被自己窒息。负面情绪只是一种表现,对未来的胶着和不确定才是根源。有时自己很清楚是困在思维的象牙塔和行动的恐惧感中,房贷车贷父母都不是理由,总以为自己内心那个想要打破现实的雄心壮志如此美好。但在每一个醒来的清晨,我又机械地去上班去挣扎去对抗。有时我厌倦这种无意义的游戏模式,期待有一天某个契机拯救自己被动执行。
在当下能拥有片刻的个人花园绝对是奢侈,网络的嘈杂事物的繁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是一台停不下来的信息处理器。最后在反问自己,这么忙为了什么?疲惫的身体糟糕的健康,然后看着一切得来的外物不知如何是好。能做自己很难,做自然的纯粹的自己犹如和世界对抗。年少时的歌青春时的梦都被我们自己嘲笑随风而逝,只有在某些文案和情节里我们被感动,可我们只会远观绝不会行动。如果你可以有一座个人乐园,在里面无拘无束地说啊唱啊笑啊苦啊,绝对能称之为世外桃源。或许生命的过程就像小王子那样清晰又模糊,最终我们是不是能遇到想要的自己可能由运气决定。
有空多看看照片和以往的网络痕迹,细细回味一下那时的自己瞬间的情绪和表达,好好对话一下自己:若是十年后,是否能毫无压力地对自我满意。一切值得与否都在于自我评估,只有生活持续一切都来得及一切都会好的。虽然今年我讨厌自己状态的时间有点久了,但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总能打破僵局吧。幸好我还守护着个人乐园,学街舞学神学玩铁三玩越野都还在人生清单上。清澈如初、天性使然。
今天有点梦游般完成这看似作业又不似作业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