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个晴朗的好天气,几位编辑应纯棉织品有限公司的邀请,到市郊区白塔镇塔子峪村四匹缯老粗布“传习坊”进行采风。
朝霞初升,我们驱车前往。一路上,车内笑语朗朗,窗外鸟语花香。行至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止是小路两旁郁郁葱葱的绿植,还有那一片绿色里赫然醒目的宣传牌,以及牌子上用正楷书写的几个大字“四匹缯生产基地”。
顺着广告牌的指引,我们把车开到下面的小路,干净的小路两旁则是错落有致的石头房,顺着这条小路右拐,便是赫赫有名的四匹缯“传习坊”了。
据记载,四匹缯纺织工艺自清初就传入了我们这里,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早在2007年6月,我们当地的四匹缯布制作技艺被省政府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传统文化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时,老王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为了使这项手工技艺传承下去,他和妻子成立了“纯棉织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现已被评为四匹缯布制作技艺保护单位。
在老王的带领下,我们几个和电视台工作人员,以及摄影协会的同志,一起参观了四匹缯传习坊。
听着老王的详细介绍,我知道了四匹缯的来由,这种流传民间的手工织造土布,因其在纺织过程中使用四匹缯来分辨经线花型格式,故称四匹缯。
四匹缯布是一种纯手工老粗布,它由多种颜色的经线和纬线织造而成,图案简洁大方,色彩艳丽美观,吸汗抗皱且结实耐用。最重要的是,它采用的是那种天然棉花纺成的线,织出来的床上用品和衬衫,特别亲肤,像是被拥入母亲的怀抱里,柔软舒适。仔细闻闻还有一股棉花特有的香味儿。
在老王夫妇的指导下,本公司在四匹缯的传统技艺上做了改进,研发出了数百个花色和品种。
我们走进洁净敞亮的织布坊,里面展示着纺织四匹缯的各个工艺。从纺线、染线、浆线、拐线、经线、闯杼、刷线、掏缯、缠梭绂、吊机、拴布、织布等十几道工艺。
我仔细看着淳朴善良的大妈大婶热情娴熟地给我们演示着四匹缯的操作流程。眼前熟悉的场景,把我的思绪带回了遥远的记忆……
那时我住在姥姥家,一个偏僻贫瘠的小山村。记忆里的姥姥头发全白,一双被裹过的小脚跑前跑后,总是一幅忙忙碌碌的样子。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姥姥没明没夜的织布,从我睁开眼,到我睡觉,她都是坐在织布机前忙乎着。
我生性笨拙,没人玩耍时,就搬个板凳安静地坐在她旁边,看她织布。听着那“哐当,哐当”有节奏的织布声,像一首没有填词的曲,听久了便会陶醉。眼睛盯着像鱼一样的梭子在线里窜来窜去,那颗心早撵着梭子飞向天边的海。
那时我常问姥姥,这个布它有多长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织完呢?姥姥说,趁我呀还能动,能织多长就织多长。等你长大了,嫁人用。
那个时候的我,不知道姥姥的布到底有多长,也不知道,姥姥的布和我的年龄有什么关系,更不知道姥姥说的“嫁人”是什么个东东。自从姥姥走了以后,我才明白了,爱和思念才是那织不完的布。
如今四匹缯老粗布能得以兴起和推广,离不开公司全体人员的辛勤耕耘,他们编织出了绚丽灿烂的手工织布文化,避免了一项传统技艺的消失。
随着技艺的不断改进和新产品的问世,四匹缯老粗布又逐渐回归到人们的生活中,并且越来越受到众多人的喜爱,成为当下走亲访友馈赠的佳品。
当然,也是我们这里的女孩儿出嫁时,必不可缺的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