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和感受
爸妈已经从广西弟媳家里回家了。我在对皮蛋先生说:“我后天去深圳,我明天还有件事情要做”皮蛋先生冷冷地说:“你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随便你,你爱怎么样,怎么样。”
我听到这句话,我感觉到不舒服。但我装傻,全当信号不好,没听到,我重新说了一句:“我说我后天去深圳,我明天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得到回复,依旧是同样的话。
我继续装傻:“你能换个说法吗?”说出这句话,我自己也挺后悔的。我怎么能要求别人按照我自己想听的话说呢,但是我的确感觉到不舒服,于是,我也就挂了电话。
挂机后,我让自己体会这种不舒服的感觉。突然,内心有个声音:“我感受到了冷漠。”对,我感受到了冷漠,这种感觉让我感觉自己并冷冰冰地对待。我嘴巴里反复重复“我感受到了冷漠”。重复代表着兴奋,我还感受到了兴奋,因为我觉察到了自己的感受。虽然有些后知后觉,但这也是进步。如果,我以后能够即使觉察自己的感受,我就可以及时把感受说出来。倾听师课上,老师说,分享感受,可以促进两个人的亲密。
二、应对,及其心路历程
不会儿,我看到了皮蛋先生的微信消息:“我跟你讲了,我妈在深圳,叫你早点来,你得搞到18号,人家回家了。每次跟你讲的话,就当放屁一样。”我没有满足皮蛋先生的需要,他很生气。
看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个感受是失望。我内心的声音在说:“你也只是因为爸妈才希望我带孩子去深圳,从来不是因为你自己需要,我感觉也挺难过的。”这个声音并没有困扰我,很快,我感受到了他的愤怒。
我开始编辑信息,共情他的感受:“我能感受到你的愤怒,如果我是你,我也会生气的。我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编辑了,但是似乎还少了些内容,我并没发出,我陷入了思考。我开始思考我能不能做到明天去。
我之所以选择后天,是因为明天晚上十点之前要交第二次带教课的作业,而我和亮同学约了明天下午的练习。之所以安排在明天,不是今天,而是因为这几天我爸妈都去广西弟媳家了,今天下午回来,在之前,我并不能确定我今天下午是有空的。如果我能在今天晚上就把作业完成,我也可以明天就去深圳。
正好当下我有时间,我开始约同学练习。我与糖糖约定晚上7点半练习,虽然时间紧了些,但是我还是可以尽量在今天完成。我可以把笔记先整理好,7点半之前洗漱好,晚上尽量让爸爸带宝宝洗澡。
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我开始给皮蛋先生发消息:“我能感受到你的愤怒,如果我是你,我也会生气的。我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今天把事情做完了,那我明天就去深圳,如果今天没做完,我就后天去。”
等我再次翻看手机,我看到了皮蛋先生的回复:“也不用赶今天晚上做完,我跟我妈打了电话,她23号回去。你晚上不要熬夜,后天来都行。”看到这个消息,我感受到了温暖,难道这是因为我共情了他??很快内心的声音又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如果不是因为想要老妈看孩子,皮蛋先生也不想我早去吧,我的内心又有了失望,同时,我觉察到这是内在小孩自我否定的声音。
我拿起手机,继续回复:“好的,我自己安排。谢谢你,我感受到了你的关心。”表示感谢,是想要告知对方,他的言行对我是有价值的,但同时我也有些顾虑,似乎皮蛋先生并不太喜欢听到我说谢谢。先不管那么多,当下我的内心是和平的。
三、反思
在倾听师第18周课程中,我有个深刻的觉察,我和皮蛋先生之间早就变成了“有事说事”,准确的说,只说孩子相关的事。
一直以来,当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并不会留意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更加不懂得去接纳和理解对方的感受。皮蛋先生如此,我又何尝不是?所以,也许如果我们多分享一些自己的感受,或许的确会存进关系的进展。
四、后记
原本计划12号去深圳,由于弟弟突然之间要把爸妈带去广西结婚,由于皮蛋先生也去了广西,故此,我返深时间延迟。或许,我应该给婆婆打个电话说明一下,但是我目前还没有勇气给婆婆通话。
写完这篇文,感觉自己的内心又成长了。尽管内在小孩的声音会出现,但似乎并不会干扰我,我依然可以理性思考。对此,我感觉到很兴奋。同时,我也感谢皮蛋先生对我表达那句愤怒的话,让我感觉到我可以在今天就可以完成作业,而不是拖到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