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于娟(1979/4—2011/4)
一位32岁的讲师,执教于复旦大学
一位两岁半孩子的妈妈
一位四十岁男人的妻子
两个六十岁老人的女儿
这是我读此书时于娟对我而言最深刻的标签,可能在很多微博大咖或者自媒体文章中将于娟定义为抗癌的乐斗士,而我却认为“癌症,于娟用从容的文字记录了她的人生”
这个感受首先来自于此书序言中于娟好友遵从于娟的心愿及他们对多年好友的了解,写下序言以正此书发心:这个好人拼了命的去写博,不为名不为利,就只为了多留些警醒世人的文字,这个好人情愿把苦痛自己扛了,换成文字来逗大家开心,这个好人识破了人情没有惊破胆,独独留着一颗孩子似的心,直到她离开的时候还在挂念她能源林这个几乎耗尽自己最后一点心力的项目。此书关乎的是于娟灵魂和理想
书中所讲—死亡无畏施—病中所经历
关于患癌的原因,于娟说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她说这是一个“为啥我得癌”的非学术报告:她的饮食习惯嗜荤如命,睡眠习惯是“当令”不休息,经常熬夜,并且突击作业百米冲刺工作和学习,让身心突然进入紧迫状态。这三件事情是于娟的呼吁,其实这三件事情何尝不是很多职场新人的常态呢?
于娟和丈夫光头在医院的聊天中曾聊到家具,感慨防不慎防的同时开玩笑:“说不定你那个国家专利日后卖得很火,记者会专门报道你:甲醛家具残害爱妻毙命,交大教授毕生创发明复仇之类。”光头歇斯底里哑着喉咙叫:“我宁可他妈的一辈子碌碌无为,也不想见到这种话从任何人嘴里说出来。”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觉得一口气堵在心眼里吐不出来了,这样讽刺性的故事确实在现实生活里出现了,两位研究环保问题的专家,妻子却因为泡在甲醛超标的环境里得了绝症。这样的故事不是个案,或者说我们都在这样的环境里沉浮,幸运者健康,不幸者患癌。于娟分享出来,用死亡的方式做着这样的布施,她称自己为无畏布施,而佛经中所讲来说这已然称得上上等布施了。
书中所经历的人生百态尽显人性的恶和善
作为读者的我未曾经历重大病痛,也未曾经历生儿育女的疼痛,旁观者看“病中记”章节我却哭着快看不下去。一种心疼和感动交织在一起的情感油然而生。于娟和丈夫光头之间真真切切的共患难,敬佩于娟的坚强与乐观。医生们每一次陪同病人经历死亡却依然保持着冷静的职业素养,是他们冷静背后的医者仁心。同时社会毒瘤一样的骗子,看准了癌症患者的痛苦和求生的渴望。在人命中牟取暴利,扮演者无人性的角色。或许这一章节的病中记我无法理解这样的荒诞和冷酷,可于病人家属来说哪怕是千万分之一的可能,一定会选择试一试,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就有希望。于娟上完厕所可混身骨头疼到弓着身子趴地上像个“欧米伽”符号,自己无法擦屁股,她觉得特别难受。光头却对于娟说:只要你活着我愿意一辈子给你擦屁股。这样的经历很多,可于娟笑着写下了诸多痛到骨髓的文字,每每都是不带忧伤的涓涓细流。我想这细流里必定流淌的都是光头对妻子的宠爱。
第一次读完了全书,我想说出自己的感受
1.请不要把这本书只看看头开篇两章的癌症病痛,沏一杯茶在阳光里读第三部分,你会通过于娟知道什么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心有诗书气自华”
2.请不要轻易地定义癌症之于我们身体有多苦难,其实对心灵灵魂的拷问会更深刻,也更接近真理,
3.请读完第三章节再看第一章节,你会发现此书不是警醒我们对苦难的恐惧而是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是用作者己之不幸告诉我们人生的重要意义。我感受到了于娟向死而生后的灵魂解脱,喜悦回忆的最后一部分里“翡冷翠”的美丽传说。能写出如此优美文字的人内心必定是充满了爱与被爱的人,于娟的人生里爱和温暖多于癌症的苦痛,所以她可以这样笑着写下一切经历与期待,祝福与回忆。
最后“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如果你也喜欢这本书欢迎留言谈论,我们一起再读此书《此生未完成》